《石狮村落》带你穿越千年历史文化
《石狮村落》带你穿越千年历史文化
近日,由石狮市政协组织编撰的文史资料《石狮村落》正式出版。这本图文并茂的书籍,精选近40个典型村落,全方位展现了石狮村落的历史沿革、自然风光和社会经济。作为石狮市政协文史资料征编工作的最新成果,《石狮村落》不仅是一本村落志,更是一部展现石狮千年文化传承的百科全书。
石狮村落:千年文化传承的见证
石狮,这座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的城市,自隋朝时期就有先民从事海盐生产,因凤里庵前的石雕狮子而得名。唐初隶属南安县,宋时属晋江县,明清两代仍归晋江县管辖。民国时期行政区划多次调整,直至1949年解放后设立乡镇人民政府。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石狮从晋江县析出,成为省辖县级市,由泉州市代管。
石狮的村落文化,正是这座城市千年历史的缩影。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石狮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书中不仅记录了古越人、中原移民的生活痕迹,还展示了六胜塔、关锁塔等重要航海标志。
闽南石头厝:独特的建筑文化
在石狮的村落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闽南石头厝。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是石狮侨乡文化的生动写照。石头厝以锈石为主要建筑材料,石头呈现出锈红色或者暗黄色,颜色富于变化,别具特色。华山村的石头厝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华山村位于石狮市灵秀镇,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中国传统古村落”。村内存有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物,包括40多处闽南传统大厝、7处番仔楼和29处石头房。这些石头厝不仅见证了石狮的侨乡历史,更成为了连接古今的纽带。
狮阵:凝聚乡愁的文化符号
狮阵是石狮村落文化的另一大特色。作为永宁古卫通往石狮的交通要塞,许多村落都保留着练习狮阵的传统。狮阵不仅是一种武术形式,更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军事文化,体现了石狮人爱国爱乡、能文能武、尊祖敬亲的优良传统。
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和谐统一
在现代化进程中,石狮的村落文化并未被遗忘。相反,这些传统文化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以华山村为例,近年来,石狮市积极推动古厝保护,华山村也提出打造“慢生活”体验区的规划,百年古厝“松柏居”被列入优秀建筑保护对象。同时,古浮村依托“白鹭、海岛、宗教、渔港、沙滩、闽南古居、大排档、古浮紫菜、侨乡文化”等旅游资源,注重协调村落周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系,在修缮和维护好生态原貌的基础上,适度开发文创、旅游等,确保古浮传统村落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文化价值共同实现,让传统村落“活”起来,展示古浮的人文历史特色,留住乡愁。
结语
《石狮村落》的出版,不仅是对石狮村落文化的一次系统梳理,更是对石狮千年文化传承的致敬。通过这本书,我们得以一窥石狮村落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正如石狮市政协副主席王莉萍所说,这项工作不仅能够充分展现石狮人民在奋斗历程中的智慧和力量,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有利于助推石狮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助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