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米食大会》聚焦南宁:一碗老友粉里的城市故事
《中国米食大会》聚焦南宁:一碗老友粉里的城市故事
1月25日17:3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米食文化探寻节目《中国米食大会(第二季)》第四期将准时开播。本期节目将镜头对准广西南宁,深入探寻这座岭南古城的米食文化。作为南宁最具代表性的米粉,老友粉无疑将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
酸辣鲜香,南宁味道的代表
老友粉,这碗承载着南宁人独特口味的美食,以其酸、辣、咸、香四味俱全而闻名。正宗的老友粉选用优质米粉,搭配特制的酸笋、豆豉、辣椒等调料,经过快火猛攻烹制而成。每一口都充满了层次丰富的味道,酸得开胃,辣得过瘾,咸得适中,香得诱人。
老友粉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讲究的制作工艺。据广西复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永明介绍,老友粉最大的特点是现煮现卖,对火候的掌控要求极高。这也是为什么在外地很难吃到正宗老友粉的原因。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品尝到这道美食,南宁的老字号品牌复记老友粉已经开始尝试工业化生产。目前,复记的第一条现代化生产线已经投产,日产量可达20万袋,自动化率达90%以上。
从街头小吃到城市名片
老友粉不仅是南宁的特色小吃,更成为了南宁的城市名片。在南宁市长侯刚看来,“老友”二字恰好体现了南宁的城市精神——友好、开放、包容。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南宁通过老友粉这一美食载体,架起了与东盟国家交流的桥梁。
在2025年1月16日举办的“世界市长对话·南宁”活动中,来自中国南宁市、老挝万象市、缅甸仰光市、泰国素叻他尼府、马来西亚吉打州、越南芒街市、柬埔寨暹粒市、印度尼西亚马塔兰市的市长或市长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城市开放与合作。活动中,南宁市长侯刚用“老友粉”中的“友”字,生动诠释了南宁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深厚友谊。
老友粉背后的文化故事
老友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相传,一位名叫阿娇的南宁妇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将酸笋、豆豉、辣椒等调料加入米粉中,意外创造出了这道美食。从此,老友粉便在南宁的大街小巷流传开来,成为南宁人最爱的早餐和夜宵。
如今,老友粉已经不仅仅是南宁的特色小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见证了南宁从一座西南边陲小城,发展成为面向东盟的开放前沿。在南宁的街头巷尾,无论是高档餐厅还是街边小店,都能找到老友粉的身影。它不仅是南宁人的日常饮食,更是南宁人热情好客、开放包容精神的象征。
未来可期:从南宁走向世界
随着南宁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老友粉也开始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目前,南宁市政府已经出台多项措施,支持老友粉产业的发展。广西复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让世界各地的美食爱好者都能品尝到这道来自南宁的美味。
1月25日17:30,锁定央视财经频道,一起跟随《中国米食大会》的镜头,感受南宁老友粉的独特魅力,品味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