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成春节市场“流量王者”
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成春节市场“流量王者”
2024年春节期间,全国旅游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7.7%。在这一轮旅游热潮中,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创新经营,成为市场上的“流量王者”。
55个街区入选,文旅融合新地标
2025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新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共有55个街区入选。这些街区分布在全国各地,涵盖了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现代时尚等多种特色。例如,北京的王府井商业街区和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上海的衡复音乐街区和蟠龙天地街区,广东的江门启明里和惠州祝屋巷等。
春节期间人气爆棚,经营数据亮眼
春节期间,各大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迎来了客流高峰。以南京夫子庙秦淮观光带为例,据统计,该街区接待游客达364.4万人次,位居国内知名景区热度榜首。杭州西湖景区更是首次突破500万人次,同比增长23.72%。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在春节假期的吸引力。
创新活动+特色体验,打造文旅新玩法
为了吸引游客,各大街区纷纷推出特色活动和创新体验。例如,北京王府井商业街区举办“新春嘉年华”活动,融合传统民俗和现代时尚元素;上海蟠龙天地街区推出“国潮年味节”,通过非遗展演、汉服巡游等活动吸引年轻游客;广东江门启明里则举办“岭南年味节”,让游客体验地道的岭南文化。
智慧旅游+文创开发,商家经营显神通
商家们也纷纷创新经营策略,提升竞争力。一方面,智慧旅游系统广泛应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供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特色文创产品开发成为新亮点。例如,成都宽窄巷子推出“数字文创地图”,游客可以通过手机体验虚拟导览和互动游戏;西安大唐不夜城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成功经验:文化+商业的完美融合
以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为例,该街区通过“文化+商业”的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春节期间,清河坊举办“宋韵迎新”系列活动,包括宋式婚礼巡游、非遗手工艺展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同时,街区内的商家也纷纷推出特色产品和优惠活动,实现了文化和商业的双赢。
未来展望:文旅融合新趋势
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成功经验,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这些街区将展现出更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如何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街区管理者和商家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