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杭: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探秘
上下杭: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探秘
上下杭是福州传统商业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见证了福州的繁荣变迁。漫步在古街巷中,仿佛穿越时空,聆听那些悠远而动人的故事。
历史沿革:从水上码头到商业中心
北宋以前,上下杭地区还是“江广三里,扬澜浩渺”的闽江前沿水域,“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船只往来穿梭于此。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记载,这里的航道上甚至能看到印度人,航运发达由此可知。因处于大庙山的南麓,经过多次洪水大潮的冲刷,泥沙堆积,这里形成了沙洲,船沿着沙洲向上航行或向下航行,故称上航、下航。随着沙洲的面积扩大,这里便成为了闽江停泊船只和起卸货物的水运码头。有了码头,便有了商铺,有了商铺,商贸随之兴起。古代,航行的“航”和杭州的“杭”发音相通,久而久之,此地命名就渐渐成为 “上杭”和“下杭”。
建筑特色:中西合璧的商业街区
福州市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是商贸、港埠为主要功能性质的街区。虽为院落式的组织肌理,但上下杭街区大部分建筑已为两层,其北面还有一个山地,依山就势的院落与平地院落组合起来的街区空间形态更加多元而丰富。
古田会馆:精雕细刻的建筑瑰宝
古田会馆位于福州台江同德路2号。古田会馆是民国4年(1915年)由古田籍商人在福州集资建造的、具备停宿、储运、交际功能的一个场所。会馆坐北朝南,四面红墙,占地690平方米(有说640平方米)。会馆内分东西两落,东侧为主落,内有戏台、谯楼(含钟、鼓楼)、天井、中厅、正厅等。会馆由20根方、圆石柱布局,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馆内的木构件、石柱、石栏都保存较完好。特别是馆内的3个藻井雕饰物,精雕细刻,巧夺天工,在福州绝无仅有。会馆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式结构,重檐歇山顶。
永德会馆: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
永德会馆坐落于福州下杭路张真君祖殿斜对面的永德会馆,历史悠久,中西融合,文化内涵丰富,极具保护价值。福州永德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光绪间重修,民国20年重建,均为两县在榕商帮集资所建。
现永德会馆是一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元素相融合的近现代优秀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224平方米,东西宽36米,9柱8间排,其中正厅两侧厢房,东厢1间、西厢4间;进深7+2柱,长度34米。一、二层高度各4.5米,西式建筑元素居多。第三层歇山顶,层高5.5米,面积400多平方米,纯属清代古建筑,系民国20年重建时将清代福州会馆建筑中的厅堂部分依原样搬建在顶层,形成中国传统建筑与仿西洋建筑叠加的独特风格。大门门额嵌大理石刻镏金牌匾,榜书“永德会馆”。
文化遗产:闽商精神的传承
上下杭不仅是商业贸易的中心,更是闽商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曾是各地商帮会馆的云集之地,也是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合之所。街区内随处可见各级文保单位及登记文物点,更有一众历史建筑记录着一个个别样的时空。它们共同见证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崛起,中国民族商业的兴衰,更见证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波澜壮阔与跌宕起伏。
现代保护与开发: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是福州知名的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八一七路城市文化中轴线上,与三坊七巷、烟台山相映成趣,共同镌刻着这座城市千百年来的沧桑变幻。作为闽商文化的核心发源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里曾是各地商帮会馆的云集之地,也是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合之所,素来有着“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的美誉。
如今的上下杭,已经启动全球招商计划,将打造四大主题街区:古今百业美食区、市井生活休闲区、龙岭顶大庙山文化旅居区和非遗文创文博区。这将为上下杭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这座承载着福州商业记忆的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体验。在这里,你可以深入了解福州的传统商业文化和民俗风情,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