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闽南话中"公公婆婆"的独特称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闽南话中"公公婆婆"的独特称谓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0/23/2355900_1126734930.shtml

**在闽南地区,人们将公公和婆婆分别称为“dā gnuā”(n发鼻音)和“dā gē”,这种独特的称谓方式让很多人感到困惑。最近,有研究指出,这种称谓实际上源自古代对“官家”的称呼,其中“dā gnuā”即“大官”,“dā gē”为“大家”。这一发现引发了广泛讨论。本文将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追溯这种称谓的历史渊源。

话题缘起

在闽南,称新娘子为“新妇”,这个大家比较了解。称公公婆婆,即丈夫的父母亲分别为“dā gnuā”(n发鼻音)和“dā gē”,这个很多人就蒙了,怎么与“爸妈、公婆”的发音都完全不一样,至于是哪两个字,更是一头雾水,作为大多数闽南人自己,也是一样。

近期有观点指出,闽南人口中的“公婆”实际上是“官家”的意思。“dā gnuā”即“大官”,“dā gē”为“大家”,你没有听错!

让我们一起往下了解,也欢迎大家互动讨论。

听一个故事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因陷入刘义康与异母弟弟宋文帝刘义隆的权力之争,于元嘉二十二年遇害,他的几个儿子和家族都被株连。在临刑前,范晔的妻子先抚摸着他的儿子,回头骂范晔说:“您不为百岁老母,不感谢天子的恩情,自身死去固然不足可惜,为什么要害死无辜的子孙?”范晔干笑,只是说罪过极大而已。范晔的母亲对着他哭道:“皇上对你无限关怀,你竟然不能感恩,又不挂念我年老,今日还有什么办法?”于是用手去打范晔的脖颈和脸颊。范晔的妻子说:“他是个罪人,婆婆不要想念他。”

原文如下:

晔妻先下抚其子,回骂晔曰:'君不为百岁阿家,不感天子恩遇,身死固不足塞罪,奈何枉杀子孙。'晔干笑云罪至而已。晔所生母泣曰:'主上念汝无极,汝曾不能感恩,又不念我老,今日奈何?'仍以手击晔颈及颊,晔颜色不怍。妻云:'罪人,阿家莫念。'

——《宋书 · 列传 · 卷六十九》

故事中,晔妻所称的“阿家”,即为范晔的母亲,晔妻的婆婆。可见,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家”已 被用来称呼婆婆。

宋朝人对此的解释

南宋(非南北朝时期的宋)人王楙(1151~1213,福建福清人)在《野客丛书·称翁姑为官家》中记载:

吴人称翁为官,称姑为家。钱氏纳土,盖尝奏过,谓其土俗方言。观范晔临刑,其妻骂曰:“君不为百岁阿家!”其母云云,妻曰:“阿家莫忆。”袁君正父疾,不眠,专侍左右。家人劝令暂卧,答曰:“官既未差,眠亦不安。”二事正在《南史》,知吴人之语,为不诬也。

文中,王楙指出,吴地的人称“翁”(即公公)为“官”,称“姑”(即婆婆)为“家”,指出,这是吴越末代国君钱俶于公元978年纳土归宋时,曾经奏报过,说这是吴越方言。王楙还举了《南史》的两个例子作为证明,一是上文提到的范晔临刑;二是南朝梁东阳太守袁君正侍父。

注:1.吴地的概念首先源于春秋五霸之一的吴国,当时吴国的疆域大致以江苏长江以南地区为中心,最南界至钱塘江以北,最北界至苏北废黄河以南地区。 今主要指吴方言区、吴文化区等。2.《南史》起于公元420年,终于公元589年,记述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

关于闽南话的“大官”和“大家”

从上可知,将公公和婆婆分别称这“官”和“家”,在吴语地区古来有之。那闽南语中的公公和婆婆——“dā gnuā”和“dā gē”,为什么是“大官”和“大家”呢?有没有什么依据呢?称“官”都不错了,还“大官”?毕竟这个“大”字是不能轻易使用的。我们一起看看相关文献记载。

《宋书 · 列传 · 卷九十一》载:

棘妻许又寄语属棘:“君当门户,岂可委罪小郎。且大家临亡,以小郎属君, 竟未妻娶,家道不立,君已有二兒,死复何恨。”

文中,孙棘的妻子称孙棘的母亲为“大家”。

《资治通鉴 · 晋纪 · 晋纪三十五》载:

孟昶妻周氏富于财,昶谓之曰:“刘迈毁我于桓公,使我一生沧陷,我决当作贼。卿幸早离绝,脱得富贵,相迎不晚也。”周我曰:“君父母在堂,欲建非常之谋,岂妇人所能谏!事之不成,当于奚官中奉养大家,义无归志也。”

孟昶的妻子周氏也称其婆婆为“大家”。孟昶为东晋人。从上两则故事可知,同样,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已有将婆婆称“大家”的先例。

同样,称父亲为“大人”至少可以追溯到汉朝,如《史记·高祖本纪》载: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文中,汉邦称自己的父亲为“大人”。其实,用“大人”称呼长辈,至少在闽南语系中还保留至今,如称“父母亲”为“序大人”,当然,这里没有特指父亲。

南北朝以前,称公婆为“阿官”“阿家”为昵称,称为“大官””“大家”为尊敬。就像称父亲为“大人”一样。

以上观点如有不妥,敬请指证。也欢迎你来说说,你们那里的方言是如何称呼公公和婆婆的,请评论区讨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