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心理学视角解析:为何僵尸片能触动人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心理学视角解析:为何僵尸片能触动人心?

引用
网易
9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3GHMJCL05564OR2.html
2.
https://m.163.com/dy/article/JFOBGCCL0539IVUF.html
3.
https://www.sohu.com/a/770090177_120953026
4.
https://www.sohu.com/a/823225345_121956424/
5.
https://www.sohu.com/a/814123764_121798711
6.
http://3g.club.xywy.com/wenda/70630232.htm
7.
https://m.sohu.com/a/803195465_121956423/?pvid=000115_3w_a
8.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URS4IL0517E1J9.html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6%AA%E5%B1%8D

僵尸片作为恐怖电影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心理冲击力,长期以来吸引着大量观众。从1985年的经典之作《僵尸先生》到近年来的《釜山行》《生化危机》等作品,僵尸片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在心理学和文化研究领域引发了广泛讨论。本文将从恐怖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讨僵尸片对观众心理的独特影响。

01

僵尸片的魅力与恐怖心理学

僵尸片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人类深层心理的触动。心理学家认为,观看恐怖电影尤其是僵尸片,能够唤起人们潜意识中的被压抑情绪和欲望,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来探索本我。

佛洛伊德的“诡异性理论”(Uncanny)对此提供了有力解释。他认为,恐怖感往往源于熟悉与陌生之间的模糊界限。僵尸作为“似人非人”的生物,恰好处于这种模糊地带:它们保留了人类的外形,却失去了人性,这种矛盾性引发了观众的深层恐惧。

Masahiro Mori提出的“恐怖谷理论”进一步解释了这种恐惧感。该理论指出,当机器人或虚构角色的外观越来越接近人类时,人们的反应会从正面转向负面,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僵尸作为这种“似人非人”形象的典型代表,正好落在了“恐怖谷”之中,触发了观众的本能恐惧。

02

观看僵尸片的心理动机

人们为何愿意主动接触这种令人不安的影像?心理学研究揭示了几个关键动机:

  1. 寻求刺激:观看僵尸片能激发肾上腺素分泌,提供一种安全的刺激体验。观众在体验恐惧的同时,也享受着这种情绪释放带来的快感。

  2. 探索未知:僵尸片往往涉及死亡、变异等人类不愿面对但又充满好奇的主题。通过电影这一媒介,观众得以在安全的距离内探索这些禁忌话题。

  3. 群体认同:在观看僵尸片时,观众往往会形成一种“我们vs他们”的心理模式,僵尸成为共同的“敌人”。这种群体认同感增强了观众之间的联系。

  4. 反思人性:僵尸片常常通过展现末世中的生存困境,引发观众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秩序的思考。这种深层次的思考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03

僵尸片的文化隐喻

僵尸片不仅仅是恐怖片,更是一种文化隐喻。它反映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存的渴望,以及对社会秩序的思考。

在许多僵尸片中,僵尸往往象征着社会中的“他者”或“异己”。它们可能是对移民、疾病、技术失控等社会议题的隐喻。通过对抗僵尸,影片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外来威胁时的团结与冲突。

此外,僵尸片还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在末世环境中,人性中的善与恶被放大,观众得以见证人性的光辉与黑暗。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探讨,使得僵尸片超越了单纯的恐怖,成为了一种哲学思考的载体。

04

结语

僵尸片通过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心理冲击,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刺激与娱乐,更引发了对人性、社会的深层思考。它利用“似人非人”的僵尸形象,触发了人类最原始的恐惧感,同时也提供了探索未知、反思人性的平台。在当今社会,僵尸片已不仅仅是一种电影类型,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人类对生存、死亡、社会秩序的永恒思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