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因流感去世,这些人群最易中招!
大S因流感去世,这些人群最易中招!
2025年2月3日,台湾艺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在日本去世,年仅48岁。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华人娱乐圈,也让人们对流感这一看似普通的疾病有了新的认识。
大S的离世再次提醒我们,流感并非普通的感冒,它可能对某些人群造成致命的威胁。那么,哪些人最容易受到流感的侵袭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流感(Influenza)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也是造成流感大流行的主要原因。
流感的高危人群
流感对所有人都有威胁,但以下几类人群感染后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老年人(65岁及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功能逐渐下降,老年人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
儿童(5岁以下):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感染流感后容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
孕妇及产后2周内的女性:怀孕期间,女性的免疫系统会有所抑制,以防止对胎儿产生排斥反应。这种免疫抑制状态使孕妇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
慢性病患者: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群,由于基础疾病的影响,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HIV感染者、正在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
肥胖人群(BMI>30):研究表明,肥胖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反应,使肥胖者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感染。
长期居住在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护理机构的人:这些场所人员密集,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流感的并发症
流感病毒不仅会引起发热、咳嗽、喉咙痛等呼吸道症状,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包括:
肺炎:这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分为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和混合感染性肺炎。肺炎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缺氧,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心脏并发症:流感可引起心肌炎、心包炎,甚至导致心力衰竭。研究显示,流感感染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儿童和癫痫患者可能出现癫痫发作,严重时可发展为脑炎、脑膜炎。
肌肉骨骼并发症:如肌炎、横纹肌溶解,表现为剧烈肌肉疼痛、无力、尿色加深。
中毒性休克:在某些情况下,流感可引发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多与继发性细菌感染有关。
其他并发症:如中耳炎、鼻窦炎、脓毒症等。
如何预防流感
面对流感的威胁,我们并非无计可施。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建议每年9-10月接种,因为流感疫苗需要约两周时间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因此需要每年接种最新的疫苗。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20秒,或使用含70-80%酒精的洗手液。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弃在有盖垃圾桶内。
- 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的场所。
- 增强免疫力:
-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 保持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 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肌肉酸痛等,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高危人群更应警惕,一旦发现症状应及时治疗。
流感并非普通感冒,它可能对高危人群造成致命威胁。大S的离世是一个沉痛的提醒,让我们更加重视流感的预防,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通过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增强免疫力,我们可以有效预防流感,降低其带来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