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央视春晚:首个“非遗版”春节激活文旅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5年央视春晚:首个“非遗版”春节激活文旅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5年央视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首次在春节申遗成功后举办,通过融合AR、裸眼3D等现代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整场晚会融入了百余项非遗元素,从开场视觉秀到多个精彩节目,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春晚开场视觉秀中,短短1分钟就展示了16种非遗:打铁花、庆阳剪纸、东明粮画制作技艺、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技艺、绳结技艺、北京绢花、扬州绒花、青神竹编、洛阳牡丹瓷、英山缠花、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潍坊风筝、温州螺钿、成都漆艺、羌绣、布糊画。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变得活灵活现,天南地北的年俗同框呈现,令人目不暇接。
歌曲《栋梁》中,观众随着凤凰传奇的歌声"飞跃"北京中轴线,穿越时空领略千载流传的中式美学。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由故宫、景山、天坛等五大类遗存共同组成,于2024年申遗成功。
取材自《白蛇传》的小品《借伞》,融合京剧、粤剧等多个剧种,其中的西湖绸伞是国家级非遗技艺,由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宋志明制作。西湖绸伞创制于1932年,伞骨采用杭州淡竹,伞面采用杭州丝绸,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笔走龙蛇》用国家级非遗太极拳展现草书书法的神韵,倪妮手持无锡精微绣团扇,唐诗逸一袭红衣起舞。非遗鱼灯在水中闪耀,与岸上灯火相互映照,美轮美奂。无锡惠山泥人"福禧相伴"也在春晚亮相。
《潮起舞英歌》融合武术、舞蹈、流行音乐等多种元素,展现首批国家级非遗英歌舞的魅力。英歌舞融合南派武术、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尤以广东潮汕地区最为兴盛,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据统计,本届春晚共涉及百余项非遗。这种"双向奔赴"不仅让春晚更有吸引力,也让非遗被更多人了解,激发了亿万国人的文化自信。首个"非遗版"春节还带动了文旅消费,据某出行平台数据显示,除夕和大年初一两天,无锡热度增长185%,初一外地游客接待量比同期增长93%。
2025年央视春晚上,毛晓彤、金晨等6位女星带来的《春意红包》舞台,手上的银花丝非遗手链引发关注,这些精美的作品来自银花丝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雁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