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放下手机,从年夜饭开始”:一场找回亲情的温暖行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放下手机,从年夜饭开始”:一场找回亲情的温暖行动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0A095NJ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1A01J0Y00
3.
https://www.sohu.com/a/799321484_121124330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5A08DUA00
5.
http://kpzg.people.com.cn/n1/2024/1017/c404214-40341266.html
6.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0A01CRX00
7.
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3022502
8.
https://www.xsnet.cn/column/news.html
9.
https://www.chinayoujiao.com/index/detail/id/15457.html
10.
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3031553
11.
http://www.news.cn/globe/20250106/681715abb7d0423c9b1910a7f62aead3/c.html
12.
http://m.cnwest.com/tianxia/a/2024/03/25/22469960.html

“妈妈,今年过年我们不玩手机,一起包饺子吧!”这是杭州市星洲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明(化名)在作文中写下的愿望。这个简单的请求,道出了许多家庭的心声。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家庭聚会上的“低头族”越来越多。为了找回那份久违的团圆氛围,潮新闻钱江晚报发起“放下手机,从年夜饭开始”活动,得到了长三角多家媒体和杭州多所学校的积极响应。

01

手机,亲情的最大“杀手”?

“我看着爸爸在看手机,爸爸看着手机在笑,手机到底有多好玩?”一位小学生的作文引发了无数家长的深思。在当今社会,手机已经成为家庭聚会中最大的“隐形人”。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超过70%的青少年承认自己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过长,而这一现象在成年人中更为普遍。

手机过度使用不仅影响了家庭成员间的互动质量,还可能导致精神健康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眼神交流,降低情感连接,甚至可能导致抑郁和焦虑。

02

从“特殊作业”到温馨陪伴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杭州多所学校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和家人一起放下手机,享受一个没有电子设备干扰的年夜饭。这项看似简单的任务,却让许多家庭重新发现了彼此。

“当我抬头看到爸爸妈妈都在认真听我讲话时,我感觉他们好像又变回了以前的爸爸妈妈。”一位四年级学生的作文中这样写道。这份简单的快乐,正是活动发起者们所期待看到的。

03

如何让手机不再成为“心魔”?

面对手机这个“甜蜜的负担”,专家建议,关键不在于完全禁止,而是要学会合理使用。杭州市星洲小学副校长朱广庆建议家长尝试设立周末无手机时段,和孩子一起阅读、散步,做一些亲子活动,去体验一种没有手机的生活状态。

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杨志文则认为,每一次放下手机,投入到与家人的互动中,都可以增加家庭关系的长期“情感资本”积累。

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家庭也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比如,制定家庭手机使用公约,规定吃饭时间不得使用手机;或者设立“手机休息区”,在特定时间段内将手机放在远离餐桌的地方。一位家长分享道:“我们家现在有一个‘手机篮’,每到吃饭时间,全家人都要把手机放进去,谁也不许偷看。”

04

重拾年味,从放下手机开始

“真正的陪伴不应该只是形式上的共处一室,应该是心灵上的交流与共鸣。”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编委委员黄晓华的一番话道出了活动的深层意义。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无法完全摆脱手机的束缚,但至少可以在特定的时刻,比如年夜饭时,给自己一个机会,真正地活在当下,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刻。

“放下手机,从年夜饭开始”,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倡议,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型。它提醒我们,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最珍贵的不是手中的屏幕,而是眼前的人。

让我们从这个春节开始,重新定义“团圆”的意义,让年味不再被手机所稀释,让亲情重新回到生活的中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