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新型乙肝疫苗疗法实现功能性治愈,肝癌预防迎来新希望
重大突破!新型乙肝疫苗疗法实现功能性治愈,肝癌预防迎来新希望
2024年11月,英国Barinthus生物公司宣布了一项重大医学突破:在慢性乙型肝炎的2期临床研究HBV003中,已有2名试验参与者成功达到了“功能性治愈”标准!这一突破性进展,无疑为全球数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什么是乙肝“功能性治愈”?
“功能性治愈”是慢性乙肝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治疗后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HBV)得到了良好控制,尽管病毒可能尚未完全消失,但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完全可以持续抑制住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患者无需长期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
具体来说,乙肝功能性治愈需达成4个重要指标:
- 乙肝病毒的标志物——HBsAg(乙肝表面抗原)消失
- HBV DNA水平低到无法检测
- 乙肝抗体(HBsAb)阳性
- 患者停止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病情仍未复发
创新疗法:疫苗联合免疫治疗
Barinthus生物公司在这项临床研究中采用了两种免疫疗法的联合方案:
VTP-300:这是一种新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它包含两种疫苗,需要配合使用。初次接种的是腺病毒载体疫苗,类似新冠疫苗中的腺病毒疫苗,用于装载乙肝病毒的重要信息碎片;28天后接种的是MVA疫苗,作为加强针,进一步增强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Nivolumab(低剂量):这是一种PD-1免疫药物,属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它能够帮助克服疾病引起的免疫抑制,增强对病毒复制的抑制能力。
研究成果:8人实现HBsAg消失,2人达到功能性治愈
HBV003临床研究共计划招募121名参与者,已经纳入了69人。最新数据显示,接受治疗的患者的HBsAg持续下降,共有8人实现了HBsAg(乙肝表面抗原)消失,其中2人达成了“功能性治愈”标准。
研究中,有24名参与者经过治疗后符合停止NUC药物治疗的标准,其中9人选择了停药。在停药的9人中,6人成功保持HBsAg消失状态,其中5人已超过6个月病情未反复。这5人中效果最好的2人,达到了功能性治愈的所有标准。
这一突破性进展,无疑为广大慢性乙肝患者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对于长期饱受乙肝困扰的患者来说,这不仅仅是医学进步,更是摆脱病毒束缚、回归正常生活的新希望。
中国乙肝疫苗接种政策与成效
中国曾是乙肝高感染率的国家,1992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达60%,表面抗原携带率为9.75%,全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人。为应对这一公共卫生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1992年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 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
- 2007年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全国范围适龄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的乙肝疫苗和注射器全部由中央财政提供
通过持续的免疫规划,中国在乙肝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 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
- 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7%以下
乙肝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数据显示,肝癌高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4位,死亡率第2位。在中国,肝癌发病受乙肝病毒影响特别大,由于中国是乙肝大国,导致成为肝癌大国。因此,做好乙肝的预防和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抑制肝癌的发病。
目前我国对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体系已经非常完善,预防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但全球范围内,仍需继续推进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以降低乙肝感染率,进而减少肝癌的发生。
呼吁与展望
虽然新型疫苗疗法带来了希望,但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仍然是接种乙肝疫苗。我们呼吁:
- 所有适龄儿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 成年人特别是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者等)也应接种乙肝疫苗
- 定期进行乙肝相关检测,及时发现并治疗
正如曾经和乙肝一样到处肆虐的丙肝,现在早已能通过药物完全治愈。在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距离人类征服乙肝的日子已不再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