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日:肾病患者如何科学饮食?
世界肾脏日:肾病患者如何科学饮食?
3月14日是第十九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推进公平的医疗服务和优化的药物治疗实践”。据统计,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患者人数超过1亿。对于肾病患者来说,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是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环节。
肾病饮食管理的六大原则
1. 低盐饮食
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和水肿,控制盐的摄入有助于维持血压达标,减轻水肿。推荐慢性肾脏病患者每日盐摄入量小于5g,合并水肿的患者每日小于3g。警惕含盐量高的深加工食品,如烟熏肉、烧烤、腌制食品等。同时酱油、味精、鸡精、各种调味料中含盐量也很高,可换用醋、花椒、辣椒等进行调味。
2. 优质低蛋白饮食
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但摄入过多蛋白质会增加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负担,加快疾病进展。因此,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或者尿蛋白量大的肾病患者应注意低蛋白饮食,推荐以优质蛋白,如动物性蛋白和大豆、豆制品为主。其中动物性蛋白推荐白肉类,如鱼肉、鸡肉,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等尽量少吃。鸡蛋推荐每天不超过1个,奶类不超过300ml。
3. 低脂饮食
慢性肾脏病患者多存在脂质代谢紊乱,容易发生高血脂症,应避免食用高脂肪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等。同时,也要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
4. 低磷饮食
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合并高磷血症的问题。高磷血症不仅会影响骨骼健康,还可能加重肾脏损害。高磷血症的重要治疗手段就是控制高磷食物的摄入。如肝、坚果粗粮、芝麻酱、海带和紫菜等。同时,也要避免过多摄入含磷的添加剂和调味品。
5. 低钾饮食
肾功能减退导致钾排泄减少,慢性肾脏病患者易发生高钾血症。高钾食物包括香蕉、橘子等水果,颜色深的绿叶菜、蘑菇和低钠盐等,肾脏病患者在饮食中应适量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蔬菜推荐焯水弃汤后进食。
6. 适量蔬菜水果
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十分重要。但蔬菜和水果中水分和钾含量较高,当肾脏病患者出现水肿和高钾血症时,则需要谨慎控制摄入量。
饮食管理常见误区
误区一:低蛋白饮食等于完全不吃蛋白质
事实上,肾病患者需要适量的优质蛋白来维持身体机能。根据《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版)》,慢性肾脏病患者应保证优质蛋白占总蛋白摄入量的50%以上,优质蛋白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大豆。
误区二:所有蛋类都不能吃
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必因低蛋白饮食而杜绝鸡蛋的摄入,我们常说的肾病患者要遵循低蛋白饮食原则是指要控制总的蛋白质的摄入量,并且要保证一定比例优质蛋白的摄入,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而并非单一的不吃某种食物!
误区三:不能吃豆制品
豆制品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肾病患者可以食用,但需适量。推荐选择低钾、低磷的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
实用饮食建议
主食选择:推荐全谷物、杂豆类、薯类等低蛋白主食,如糙米、燕麦、绿豆等。
蛋白质来源:优先选择鱼、鸡肉等白肉,其次是大豆制品,最后是蛋、奶、红肉。
蔬菜水果:推荐低钾蔬菜如白菜、黄瓜、冬瓜,水果要适量,避免高钾水果如香蕉、橘子。
烹饪方式:多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烹饪方式,少用油炸、烧烤。
饮水管理:根据尿量和水肿情况调整饮水量,一般建议每日饮水量为前一天尿量加500ml。
结语
科学的饮食管理对于肾病患者至关重要,不仅能延缓肾功能恶化,还能改善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希望每位肾病患者都能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守护自己的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