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集市火爆,小本生意如何抓住商机?
春节集市火爆,小本生意如何抓住商机?
随着春节临近,全国各地的集市和年货市场迎来了消费热潮。在黑龙江、山东、江西等地,市民们争相采购年货,各类传统与创新商品纷纷亮相。这种集市文化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节日选择。小本生意如何在这波消费热潮中抓住商机?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逻辑及其可能影响。
春节消费市场火爆,商机涌现
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全国消费市场持续向好。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大年初二,全国900多个商圈客流量比2024年春节同期增加了21%。此外,跨城消费不断升温,假期前三天,全国商圈外地客流的占比同比增加了一成。以广东中山为例,从腊月二十三到大年初二,来到中山市的客流量接近200万人,比去年春节同期增长了24%。其中,来到中山的深圳人比2024年同期增长了97%。
不仅是城市商圈,春节期间,乡镇市集也是红红火火。这个春节,文化和旅游部推出90条“年礼好物 自在乡村”主题精品线路,打造游购结合的乡村假日体验。春节期间,各地乡镇大集熙来攘往。“品人间烟火·感节庆气息”“山水阳光·多彩民俗”等9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聚焦南北年货、特色物产,旨在令游客感受家乡味道、回味乡愁记忆。
成功案例:收纳师月入百万
在众多春节小生意中,收纳师行业异军突起。据媒体报道,春节期间,收纳服务行业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全网拥有600万粉丝的收纳师纳爷表示,他们的业务量同比去年增长了30%,账号后台一天最多有400多个人来咨询,成单率超过70%。
收纳师的职责是为客户提供物品分类、整理和收纳服务。在纳爷看来,保洁是解决家里“脏”的问题,而收纳是解决家里“乱”的问题,同时它还是一项能够提供情绪附加值的服务。自2020年左右起,职业收纳师进入大众视野,“收纳师月入数万元”等报道时有出现,让不少想从事自由职业和抓副业的人燃起浓厚兴趣。
2021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整理收纳师增设为家政服务员职业下的细分工种,对这种新职业予以了认可和规范。热议背后,顶流收纳师到底是如何做到月入百万元的?每月都在寻求收纳服务的人,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创业“小白”想要进入这个新赛道,现在还是好时机吗?
经营技巧:打造特色市集
要在这波春节消费热潮中抓住商机,精心的策划和独特的经营策略至关重要。以某地的“瑞蛇迎春+·国潮年货市集”为例,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该活动以“年货”为主旨,通过三大创意主题市集——年货专场、寻味专场、非遗专场,吸引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在场景布置上,大量运用蛇年元素和传统新春装饰,如蛇形图案、春联、灯笼等,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活动还设置了多项互动体验环节,如非遗皮影戏、传统糖画、手写春联等,增加顾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各地实践:多样化经营模式
全国各地的春节集市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经营模式和创新思路。
上海外滩源集市:将全国传统文化精华集中展示,通过舞龙舞狮、传统手工艺等互动游戏,吸引游客。活动时间从2025年1月9日持续至2月16日,周末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10点。
成都年货市集:多个市集分布在城市各处,如EGO新春吉市、江南西迎春花街市集等,时间跨度从1月中旬持续到2月初,覆盖整个春节假期。
北京特色市集:年前重点组织年货市集、室内市集;年后重点组织庙会。长期接纳合作:非遗、文创、手工、预包装食品、美食、娱乐游戏等各类摊主。
这些案例表明,春节集市的成功不仅在于商品的丰富性,更在于体验的多样性和文化的传承。
创业建议:构建独特优势
对于想要在春节期间开展小生意的创业者来说,构建独特优势是关键。正如一位创业者所说:“长久以来,中国人多在集体框架中生活。小时候以考高分为目标,长大后被年终奖、KPI衡量。然而,当脱离学校与公司,我们必须思考自身价值何处体现。未来,创造独立价值的人会更具价值,我们不能总依赖组织、品牌与关系,要靠自己构建独立地盘。”
在选择创业方向时,建议优先考虑一人能做的小生意,注重个性化和情感链接。在打造稀缺性的过程中,不要追求成为“优秀的人”,而是要努力成为“独特的自己”。找到自身在某领域的优势,切入需求稳定、有成长空间的赛道并持续输出,就能展现稀缺性。
从长远来看,技术的发展会将人类带入人人皆为创造者的时代。AI 虽能完成执行类工作,但无法替代人的独特性,它只是人类创造的助推器。人类的创造力在技术进步中愈发纯粹,从工具解放双手,到工业革命解放体力,再到信息化时代解放时间与空间,人类逐渐回归思考、设计和构建价值的本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抛弃外界标准,成为自我文明的设计师,用创造为世界和自己赋予真正意义。
春节集市的火爆,不仅是一场消费盛宴,更是一次创业机遇。无论是传统年货的创新经营,还是新兴服务的精准定位,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的独特优势,用心经营,方能在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