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从肺气虚到中风后遗症的全面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从肺气虚到中风后遗症的全面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zybaoku.com/zyc/1000010000019379.html

黄芪,作为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效和作用备受关注。本文将详细介绍黄芪的多种功效与临床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珍贵药材。

黄芪的基本信息

黄芪,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要产于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切片,可生用或蜜炙用。

黄芪的别名众多,包括黄耆、戴糁、戴椹、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百药绵、土山爆张根、独根、大抽、二人抬、大有芪、蒙芪、元芪、红蓝芪、白皮芪、黑皮芪、膜荚黄芪、东北黄芪、内蒙黄芪、冲正芪、武川芪、炮台芪、浑源芪等。

黄芪的商品分类

黄芪根据产地和品质不同,可分为多种商品名:

  • 北黄芪:又名北芪、东北黄芪、卜奎芪、关卜奎芪、关芪、黑皮芪。大部分为植物膜荚黄芪的根,小部分为植物内蒙古黄芪的根。主产于黑龙江、内蒙古等地,质优。

  • 北口芪:又名口芪、正口芪、正芪、口黄芪。为植物内蒙古黄芪的根,属北黄芪。旧时多经独石口进关集散,故得此名。

  • 绵黄芪:又名绵芪、棉芪、西绵芪、原生芪、白皮芪、箭黄芪、箭芪。包括大岚芪、浑源芪、武川芪、壮芪、西黄芪等。指产于甘肃定西、山西绵山等地者。大部分为内蒙古黄芪的根,小部分为膜荚黄芪的根。质佳。因其根长,形似箭杆,故有箭芪和箭黄芪之称。

  • 西黄芪:又名西芪。指产于山西浑源、阳交、山阴、天镇等地者。质佳。为通用正品。

  • 库黄芪:又名库伦黄芪、库伦芪、库芪。指产于内蒙古库伦一带者。

  • 红芪:又名晋芪、岩黄芪。

黄芪的处方应用

黄芪在临床应用中,常见的处方名包括黄芪、绵芪、棉芪、口芪、北芪、生黄芪、炒黄芪、炙黄芪等。

  • 处方中写黄芪、绵芪、棉芪、口芪、北芪均指生黄芪。为原药材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

  • 炒黄芪为黄芪片用麸炒至深黄色,筛出晾凉人药者。健脾和胃功效增强。

  • 炙黄芪又名蜜炙黄芪,蜜黄芪。为黄芪片用蜂蜜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而后入药者。补气润肺功效增强。

黄芪的性味与归经

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

黄芪的主要功效

黄芪具有以下主要功效:

  1. 健脾补中:黄芪能补益脾气,增强脾胃功能,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2. 升阳举陷:黄芪能提升阳气,适用于中气下陷导致的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症状。

  3. 益卫固表:黄芪能增强卫气,固护肌表,适用于表虚自汗、易感风邪等症状。

  4. 利尿消肿:黄芪能促进尿液排泄,消除水肿,适用于气虚水肿等症状。

  5. 托毒生肌:黄芪能促进疮疡溃脓和伤口愈合,适用于疮疡难溃难腐、溃久难敛等症状。

黄芪的具体应用

  1. 治疗肺气虚证:黄芪入肺又能补益肺气,可用于肺气虚弱、咳喘日久、气短神疲者,常与紫菀、款冬花、杏仁等祛痰止咳平喘之品配伍。

  2. 治疗气虚自汗证:脾肺气虚之人往往卫气不固,表虚自汗。黄芪能补脾肺之气,益卫固表,常与牡蛎、麻黄根等止汗之品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若因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而易感风邪者,宜与白术、防风等品同用,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3. 治疗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黄芪以其补气之功还能收托毒生肌之效。疮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者,可用黄芪补气生血,扶助正气,托脓毒外出,常与人参、当归、升麻、白芷等品同用,如托里透脓散(《医宗金鉴》)。溃疡后期,因气血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用黄芪补气生血,有生肌敛疮之效。常与人参、当归、肉桂等品同用,如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

  4. 治疗脾气虚证:黄芪甘温,善入脾胃,为补中益气要药。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可单用熬膏服,或与党参、白术等补气健脾药配伍。因其能升阳举陷,故长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常与人参、升麻、柴胡等品同用,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若脾虚水湿失运,以致浮肿尿少者,黄芪既能补脾益气,又能利尿消肿,标本兼治,为治气虚水肿之要药,常与白术、茯苓等利水消肿之品配伍。黄芪又能补气生血,治血虚证亦常与补血药配伍,如当归补血汤(《兰室秘藏》)以之与当归同用。对脾虚不能统血所致失血证,黄芪尚可补气以摄血,常与人参、白术等品同用,如归脾汤(《济生方》)。对脾虚不能布津之消渴,黄芪能补气生津,促进津液的生成与输布而有止渴之效,常与天花粉、葛根等品同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5. 治疗痹证、中风后遗症等气虚而致血滞,筋脉失养,症见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亦常用黄芪补气以行血。治疗风寒湿痹,宜与川乌、独活等祛风湿药和川芎、牛膝等活血药配伍。对于中风后遗症,常与当归、川芎、地龙等品同用,如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黄芪作为传统中药,其功效和作用广泛而深远,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补益药物之一。通过合理配伍和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多种疾病症状,促进身体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