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互免签证正式生效,「免签时代」将为两国带来哪些影响?
中泰互免签证正式生效,「免签时代」将为两国带来哪些影响?
2024年3月1日,中国与泰国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正式生效。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为两国游客带来了便利,更可能对两国旅游业、经济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协定,中方持公务普通护照、普通护照人员和泰方持普通护照人员,可免签入境对方国家,单次停留不超过30日,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
免签时代带来的影响
很显然,泰国“病了”,而且把中国当药了。此刻,距离上次泰国对中国游客“放大招”:2023年9月宣布实施5个月免签,刚好5个月。
有研究显示,泰国是全球对旅游业依赖最高的国家之一,疫情爆发前旅游从业者超过 400 万人。2019年,泰国接待游客达3,9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但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2021年泰国几乎没有国际游客入境,同时期GDP增速也上演了自由落体、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直到2022下半年,国际旅游业开始复苏,泰国实现全年入境游客1,116 万人次,但依然不足疫前水平三成。
泰国入境游客数量变化
进入2023年,泰国经济依然萎靡不振,家庭债务居高不下、生产型企业的开工率不足。2023上半年,泰国旅游收入占GDP的比例,从同期的3.5%飙升到了5.3%。
泰国旅游业占GDP比重
塞塔极力瞄准中国游客,原因也很简单:2019年,中国是泰国旅游的第一大客源国。仅2019上半年,中国大陆游客就为泰国带去3104亿泰铢收入(约639亿人民币),在外国游客中贡献最大。
但今年泰国旅游命运多舛,前有“噶腰子”传说;“养死了大熊猫林惠”等恶评;然后,泰国又成了“缅北电诈转移中心”。最终,随着《消失的她》电影的热映,东南亚“法外之地”的人设愈发鲜明。
从2023年的收官数据来看,赴泰的中国游客只有350万,恢复至2019年的31%。泰国也下调了对泰国GDP增速的预期,从3%降至2.5%,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旅游业恢复缓慢。
互免签证是双向的,目测中国游客赴泰国的旅游人数,泰国游客赴中国的旅游人数,都应该会迎来一波涨幅。
但中国游客赴泰国的涨幅可能不会太高。毕竟互免签证之前,泰国之旅乃至新马泰之旅,不但早已是出境游热点的旅游路线,而且跟团游开发的很早很成熟,甚至成为很多中国人第一次出国的目的地。
只是免签之后,对游客而言更便利了。外加宏观上看,中国这边国内游涨幅上扬,出境游有所下跌。综合因素加在一起,中国游客赴泰国的旅游人数,一时半会应该不会暴涨,
泰国游客赴中国旅游,涨幅可能也不会太高。毕竟旅游是个消费品,衣食住行都需要花钱,能来中国旅游的泰国人,也得是泰国相对高收入的人群吧?而泰国这几年的经济情况并不好。
中泰永久免签的时代背景
从宏观的视角看,泰国也有理由,全力拥抱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来自工商银行的两项研究,透彻说明了中泰关系的重要性。
首先是国际贸易领域。目前,中国是泰国最大贸易伙伴。2022 年,中泰双边贸易额 1350 亿美元,同比增长1.3%,其中中国对泰出口707 亿美元,同比增长6.3%,自泰进口344亿美元,同比下降7.6%。
中泰双边贸易额变化
其次,在投资领域,中国对泰投资增长迅速,已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投资合作格局。中国对泰国FDI(国际直接投资)在2019-2021年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底中国对泰国FDI存量为9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
泰国经济确实“病了”,但解药可能不止是中国游客,而是中国的经济和资本。永久免签确实利好旅游市场,但其实际影响范围可能更广泛:接下来,无论你是去泰国旅游、工作、投资、陪孩子上国际学校,都会更加方便。
免签意味着不用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签证需准备的材料,也不用花费一笔签证费用来获取签证只需订上往返机票和住宿,就可以实现说走就走、满潇洒洒的出国旅行了。
对于泰国国民来说,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戏剧演出,也都深深的吸引着他们。不同于泰国终年高温、较为单一的热带风情,中国幅员辽阔、地貌多变,既有舞峨高耸的雪山,也有广阔无垠的沙漠,更别提散落在其中的独具各个民族特色的村落了。
想想中国江南的园林艺术、徽州的灰瓦院墙、西藏的布达拉宫、西安的兵马俑、北京的紫禁城,中国人都觉得余生走不完,对泰国人也是如此吧。
当然泰国也值得去玩,热带的地理风貌、宜人的岛屿,悠闲自治的氛围,也同样吸引着国人。
国人如果去泰国旅行,可要知道泰国一共就有三个季节:3至5月为热季,5月中旬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2月则为凉季(气温在18度上下)。所以,凉季才是赴泰国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