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天动态:嫦娥七号进入研制阶段,俄罗斯隔离实验圆满结束,日本H3火箭成功发射
全球航天动态:嫦娥七号进入研制阶段,俄罗斯隔离实验圆满结束,日本H3火箭成功发射
2025年2月4日,中国航天传来重要消息:嫦娥七号任务已进入正样研制阶段,计划于2026年发射,目标是前往月球南极寻找水冰。与此同时,俄罗斯SIRIUS-23隔离实验圆满结束,日本新型H3火箭成功发射,全球航天领域捷报频传。
嫦娥七号任务提上日程:已进入正样研制阶段,目标前往月球南极寻找水冰
随着嫦娥六号任务的圆满完成,嫦娥七号任务也已经被提上日程。按照计划,我国将在 2026 年发射嫦娥七号月球探测器,前往月球南极寻找水冰。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称:在月球南极有些很深的洞穴,我们认为可能是有水的,只不过它终年不见阳光,如果见阳光它就挥发了。终年不见阳光的话,这水可能是以冰的形式存在。我们希望嫦娥七号能够有飞跃器,着陆以后能够飞到这 1~2 个洞里面去现场勘查,看能不能找到水。
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唐玉华表示:月球水冰有望大幅减少将水从地球送往月球的成本和时间,有利于人类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并长期活动,进而探测火星或进行深空探索。另一方面,水冰的存在也暗示着生命的可能性,月球南极的水冰资源对于人类探索月球和其他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报道,嫦娥七号的飞跃器最起码要飞三次,但是传统深空探测器着陆都是一次性的缓冲方案。为此飞跃器突破了主动式着陆缓冲技术,实现不同坡度下的可靠、重复着陆,就像人类从高处跳下落地的时候,腿会弯曲一般。另外飞跃器可以通过腿足规划与关节驱动来实现整器的移动。
另外,按照规划,嫦娥八号将开展月球资源就位利用的技术验证。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还会联合对月球内部结构进行多物理场的综合探测。据了解,月球科研站将持续开展科学探测研究、资源开发利用,包括一些前沿技术验证,是多学科、多目标、大规模的科技活动。
唐玉华还透露,目前嫦娥七号任务进展顺利,已经进入正样研制阶段。原来设计的是嫦娥七号、嫦娥八号落在相对比较近的地方,然后两个器能够互相通信或者协同工作,之后形成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俄罗斯 SIRIUS-23 任务圆满结束:六名宇航员完成 366 天密闭隔离实验
2024 年 11 月 14 日,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IBMP)宣布,为期一年的 SIRIUS-23 生物医学隔离实验圆满结束。该实验模拟了深空飞行和月球表面操作的条件,旨在为未来的星际任务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据报道,在 366 天的时间里,由六名模拟宇航员组成的团队在一个密闭环境中生活和工作,这一环境被精心设计为未来行星际任务的替代场景。SIRIUS(国际独特地面站科学联合研究)项目自 2017 年启动以来,已与 NASA 的人类研究项目合作,先后完成了 17 天、120 天和 240 天的短期实验。这些任务由来自俄罗斯、美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国际团队参与,旨在模拟长期太空飞行中的隔离和心理压力。
然而,自 2022 年起,IBMP 决定独立推进更具雄心的 SIRIUS-23 实验。此次任务的六名成员全部来自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包括指挥官尤里・切博塔列夫、飞行工程师安吉丽卡・帕尔费诺娃、医疗官克谢尼娅・奥尔洛娃,以及研究员奥尔加・马斯蒂卡娅、克谢尼娅・希申尼娜和鲁斯塔姆・扎里波夫。团队由两名男性和四名女性组成。
随着建立月球基地和最终实现载人星际任务的计划逐步推进,解决隔离、资源匮乏和生理压力等挑战变得至关重要。SIRIUS-23 通过在 IBMP 的地面实验综合体(GEC)中测试技术、程序和人类适应能力,旨在应对这些难题。GEC 是一个密封的栖息地,配备独立的生命支持系统和大气控制设备,并由任务控制中心的工程师全天候监控。
SIRIUS 项目建立在数十年的研究基础之上,尤其是 2010-2011 年的“火星-500”实验。在该实验中,六名参与者经历了 520 天的隔离,以模拟往返火星的任务。与之前的实验类似,SIRIUS-23 为研究人类在极端环境中如何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适应长期隔离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SIRIUS-23 任务精确模拟了载人登月任务的关键阶段,包括月球转移、与轨道站对接、表面操作和返回旅程。机组人员进行了五次模拟着陆,并轮流组成四人小组以模拟月球探索任务。虚拟现实系统发挥了双重作用,既提供了心理支持,又通过沉浸式模拟实现了月球表面的舱外活动(EVA)。
SIRIUS-23 研究项目共进行了 52 项实验,涵盖心理、生理、免疫、代谢和微生物学等领域。实验结果预计将为未来的月球和火星任务提供重要参考,相关学术论文将于 2025 年底前发表。
随着研究人员对任务期间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SIRIUS-23 机组人员现在面临着一个更为个人化的挑战:重新适应地球生活。在一年没有阳光、新鲜空气和现代生活干扰的情况下,团队在黑海度假胜地进行了休养。在那里,他们重新连接了外界的声音、气味、内心世界和景象 —— 这些在过去的 12 个月里仅存在于记忆中。
SIRIUS-23 的成功标志着人类可持续太空探索的又一步进展。通过研究长期隔离对心理和生理的影响,科学家们正在为未来的月球、火星及其他星球的探索任务铺平道路。尽管机组人员为了科学而忍受了隔离的挑战,但他们的工作体现了一个更大的目标:让未来的探索者能够走得更远、停留得更久。
日本新型H3火箭5号机发射升空
当地时间2月2日17时30分左右,日本新型H3火箭5号机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火箭上搭载有日本版GPS卫星“引路”6号。
该火箭原计划于2月1日发射,因预测显示天气状况可能不利于发射而推迟至2日。
“引路”系列导航卫星又被称为日本版的GPS系统,从2018年开始形成4颗卫星在轨的运行机制。
包括本次发射升空的卫星在内,日本政府计划共新增3颗“引路”系列导航卫星从而扩充为7颗,如果得以实现,日本将在导航定位方面摆脱对GPS系统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