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晚:文化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晚:文化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2024年12月4日,中国春节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让全球华人欢欣鼓舞。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集中展示。
春晚:一场文化与科技的盛宴
今年的春晚以“欢乐吉祥、喜气洋洋”为主基调,汇聚了歌舞、戏曲、武术、魔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在节目编排上,晚会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又体现了新时代的创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春晚首次推出了无障碍转播,通过视障版和听障版的创新设计,让残障人士也能感受到春晚的魅力。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人文关怀,更彰显了春晚作为全民文化盛宴的包容性。
文化传承:非遗元素的创新演绎
在文化传承方面,今年的春晚特别注重非遗元素的融入。国家级非遗隆尧招子鼓在节目《过年好》中亮相,表演者每一次有律动地击打鼓面,都让人感受到非遗焕发出的生机活力,声声鼓点振奋着观众的情感,提振着民族的精神。
此外,晚会还通过创新方式展现了多项非遗瑰宝。例如,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以榫卯结构、祈年殿和北京中轴线为灵感,运用XR虚实融合技术,将古建筑的三维模型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古代建筑群中,感受中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科技创新:打造沉浸式体验
科技是今年春晚的一大亮点。总台持续推进“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运用超高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立体视觉等技术,不断提升春晚视音频质量和全媒体传播效果。
在8K直播方面,总台已经实现了8K制播设备的国产化,拥有8K摄像机、8K切换台、8K监视器等国产设备。今年的春晚将采用全国产8K装备完成“8K超高清视频+三维菁彩声音频”制作,相关节目将在全国数百块超高清大屏上播出。
XR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也得到了升级,加入了数字孪生技术和大场景扫描重建技术。通过这些技术,晚会打造出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让演员与虚拟场景实现实时互动,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
AI技术的应用同样令人瞩目。晚会运用AIGC技术,通过智能生成的视觉特效增强舞台表现力。例如,通过人物动态化AIGC算法,让古籍、古画中的人物“动起来”,在舞台上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国际视野: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今年的晚会特别注重国际传播和文化交流。晚会首次联合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非洲广播联盟、欧洲新闻交换联盟和拉美新闻联盟等全球五大新闻联盟推介总台春晚,进一步扩大了春晚的国际影响力。
在节目内容上,晚会也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例如,将中国陕北民歌《兰花花》与秘鲁民歌《山鹰之歌》相结合,通过两国传统乐器的对话,展现了世界文明的多元与互鉴。
2025年春晚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科技创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向世界传递了和平、友谊、合作的美好愿景。这场晚会不仅是中国人欢度春节的方式,更成为了世界了解中国、感受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