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驱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智慧城市:驱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024年,广州市海珠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成绩单: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327.88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居广州第一。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海珠区以智慧城市为引领,打造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创新实践。
智慧城市的技术基石
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撑。当前,数据、人工智能(AI)、5G通信等技术正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据IDC预测,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ICT(信息和通讯技术)市场投资规模超过8700亿元,到2027年将突破1.1万亿元。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AI大模型展现出强大的技术优势。例如,中国电信研究院基于大模型打造的服务热线平台,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显著提升了群众咨询服务的效率,服务效率提高了30%。此外,“北斗+5G融合”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热点,通过低空无人机网络,实现三维立体城市治理。
智慧城市驱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径
以海珠区为例,其通过建设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打造数字经济千亿级产业集群。试验区围绕“一芯”(AI+大模型)、“双脑”(城市大脑+产业大脑)、“双核”(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构建起完整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海珠区通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首创数据经纪人分级分类遴选标准,打造“琶洲论数”数据要素论坛品牌,促成首批2家企业完成首单数据资产入表落地。目前,琶洲已汇聚泛人工智能企业近2000家,形成头部引领、腰部支撑、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生态体系。
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海珠区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计划到2027年低空经济整体规模达到150亿元左右。同时,加速推进智能网联场景化应用,已开放34条道路、66.2公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路段。
挑战与展望
尽管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数据共享难题,数据孤岛现象依然存在,需要构建统一的数据流通体系。其次,技术标准不统一也制约了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建立跨领域的技术标准框架。此外,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人机协同的智能化治理模式。例如,华高控股集团提出构建智慧城市的智能体,实现主动感知、发现、思考,并辅助管理者做出决策。同时,多元主体共建共治的模式也将进一步推广,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多方参与的良好生态。
智慧城市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为城市治理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5G、AI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数据要素市场的不断完善,智慧城市必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