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穿越千年的对话:2024年春晚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幕后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穿越千年的对话:2024年春晚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幕后揭秘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28945
2.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14360
3.
http://ent.people.com.cn/n1/2024/0210/c1012-40176653.html
4.
http://news.cnhubei.com/content/2024-12/29/content_18805942.html
5.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210/07b6c94a769d4418a95eb4d7ef71b9f9/c.html
6.
https://m.xa.bendibao.com/xiuxian/123803.shtm
7.
http://m.cnwest.com/sxxw/a/2024/02/12/22329299.html
8.
http://xa.bendibao.com/xiuxian/202421/123309.shtm
9.
https://gbdsj.gd.gov.cn/zxzx/hydt/content/post_4374659.html
10.
http://www.duozhi.com/industry/insight/2024021115898.shtml
11.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211/aa1cecb05f044af0b6a0e17f2cb890c0/c.html
12.
http://m.cnwest.com/sxxw/a/2024/02/21/22348973.html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一场名为《山河诗长安》的节目震撼了亿万观众。在西安大唐不夜城,千名演员齐声朗诵李白的《将进酒》,配合着陕派说唱、创意舞袖、鼓乐交响等多元艺术形式,上演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这场演出的创意来自总导演张敏。她曾成功执导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以《长安三万里》中“李白”与西安市民隔空齐诵《将进酒》的场景赢得广泛赞誉。今年,她再次将目光投向盛唐文化,试图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古今对话。

《山河诗长安》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创新性的艺术表达。节目运用虚拟合成技术,让现代演员与历史人物实现跨时空互动。当“李白”再次出现在舞台上,与当代人共赏“今日长安”时,观众仿佛穿越回那个“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盛世。

除了技术上的创新,节目在艺术形式上也实现了突破。陕派说唱的加入,为传统诗词注入了现代气息;创意舞袖的运用,让舞蹈动作更加灵动多姿;鼓乐交响的融入,则为整场演出增添了雄浑气势。这些创新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值得一提的是,93岁高龄的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常沙娜也为节目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历时一个半月,将各朝代的代表性纹样组合绘制成一幅吉祥如意的年锦图,作为礼物送给广大观众。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绵不绝,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河诗长安》的成功,离不开整个创作团队的辛勤付出。从导演到演员,从技术人员到幕后工作人员,每个人都倾尽全力,力求完美呈现这场文化盛宴。正如张敏所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起大家的文化自信。”

《山河诗长安》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它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正如节目中所展现的那样,当“李白”再次站在“今日长安”的街头,他看到的不仅是繁华的都市,更是一个文化自信、充满活力的中国。

这场演出的成功,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文化传承需要创新,文化创新需要技术支撑。只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艺术形式巧妙融合,才能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