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力荐:木薯种植宝典
中国农科院力荐:木薯种植宝典
近年来,木薯在中国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长。据统计,2022年中国木薯干片进口量比2019年增加437.15万吨,木薯淀粉进口量从2019年的237.55万吨增加到2022年的431.01万吨,年均增长21.97%。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木薯进口国。
面对这一形势,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在木薯种植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2025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第873号公告,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等单位牵头,多个岗站及各地联合制(修)订的3项农业行业标准获批发布。其中,《木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NY/T 4513-2025)明确了木薯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要求,包括气候土壤条件、品种选择、备耕、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等主要作业环节,为木薯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全面指导。
在新品种选育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热作所)李军团队取得了显著成果。李军现任广西热作所副所长以及广西木薯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是广西第一批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也是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多年来,他带领研究团队选育了GR911、桂热4号、桂热9号、桂热10号等10多个优良木薯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国内外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为我国木薯生产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了更好地推广木薯种植技术,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编著的《木薯种植与加工技术》一书于2017年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最新的木薯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内容涵盖木薯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精深加工等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书不仅得到了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的认可,还被推荐给广大农民朋友,帮助他们实现增产增收。
木薯种植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广西热作所李军团队选育的桂热10号木薯新品种,已成为广西首个通过国审的木薯品种。目前,全国已有上千家木薯羹店、糖水店、螺蛳粉店等采用桂热10号作为原料来生产销售木薯糖水,实体店和电商平台的食用木薯产品年销售收入高达10亿元以上,成功实现了木薯从传统作物到高附加值美食的转变,彻底改变了木薯产值低效的局面,开创了国内食用木薯产业的先河。
随着木薯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木薯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木薯不仅将继续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还将在生物能源、食品加工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