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盔一带”真的能救命!
“一盔一带”真的能救命!
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这一惊人的数据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交通事故中,头部是最容易受到致命伤害的部位。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旨在提升骑乘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
从“肉包铁”到“保命盔”:一个头盔的价值
在上海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1150万辆,相当于每五个人中就有两台电动车。然而,电动车虽然便捷,但其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凸显。据统计,电动自行车带来的年度交通事故伤亡在50000人左右,其中67.5%的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死亡人员死因是头部损伤。
一个真实的案例足以说明头盔的重要性: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一名电动车驾驶人赵某在行驶过程中突遇同向右转车辆,急刹车时滑倒,头部直接撞进了小车的前轮夹缝里。幸运的是,他佩戴了头盔,最终安然无恙,自行走到了路边。而在另一个案例中,广东深圳一名未佩戴头盔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段某,在与重型货车碰撞后,头部直接撞向地面,经抢救无效死亡。
政策落地显成效:从25%到70%的突破
自2020年4月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一盔一带”专项行动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坚持宣传引导与执法查处并重,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甘肃省为例,城市道路安全头盔佩戴率从不足25%提升至近70%,普通公路接近35%;汽车安全带使用率前排接近100%,后排乘客使用率也稳步上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采取了多种创新举措。比如,甘肃省公安厅与人保财险甘肃分公司合作开展“买保险、送头盔”活动,累计赠送安全头盔近2万顶。同时,通过联合多部门广泛宣传、强化路面巡查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公众的安全意识。
交警提醒:正确佩戴是关键
尽管头盔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如何正确佩戴同样不容忽视。交警部门提醒,佩戴头盔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合适尺寸的头盔,并确保调节器开至最大;
- 头盔应水平佩戴,不可前仰或后翘;
- 调节器需旋紧,确保头盔稳固;
- 耳朵应位于前后两个织带中间;
- 下巴插口处留有一指空隙为最佳。
同时,交警部门也提醒广大驾驶人,安全带的使用同样重要。据统计,正确使用安全带可使汽车驾乘人员的死亡风险降低60%-70%。安全带应尽可能系在髋部,肩部安全带要放在胳膊下面,斜跨胸前。
共筑安全防线:从我做起
“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的持续推进,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有力推动,更需要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自觉配合。无论是驾驶还是乘坐二轮电动车、摩托车,都应时刻牢记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则需养成上车即系安全带的良好习惯。
在新疆伊宁县,交警部门就通过进校园宣传的方式,以“一盔一带”为切入点,详细讲解安全头盔与安全带在交通事故中的关键防护作用,并现场演示如何正确佩戴头盔与安全带,让学生们切实体会到这些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重于泰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每一次出行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佩戴安全头盔,系好安全带,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畅通的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