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开门大吉:从千年祝福到全球共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开门大吉:从千年祝福到全球共享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www.baidu.com/from=844b/ssid=0/s?word=%E6%AF%94%E5%96%BB%E5%A5%BD%E8%BF%90%E6%9D%A5%E4%BA%86%E7%9A%84%E6%88%90%E8%AF%AD&sa=re_dl_prs_34689_2&ms=1&rqid=8301980895486037412&rq=%E7%AD%89%E5%BE%85%E5%A5%BD%E8%BF%90%E7%9A%84%E9%99%8D%E4%B8%B4%E7%9A%84%E6%88%90%E8%AF%AD&rsf=51630012&asctag=99715
2.
https://tv.cctv.com/2024/10/07/VIDE2WalMjlx8PmbVLoBamXo241007.shtml
3.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5612d3ff45351eeea5350ee71107c213
4.
https://zhidao.baidu.com/index/
5.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03/doc-ineicywi7791491.shtml
6.
https://house.hexun.com/2024-07-12/213534259.html
7.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8dc05ed860e9159595de6f889d41f04e
8.
http://ent.people.com.cn/n1/2025/0204/c1012-40412077.html
9.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1/t20250121_5838983.shtml
10.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5-02/03/content_143084_1808618.htm
11.
https://m.ximalaya.com/ask/t2212497
12.
https://www.chinakongzi.org/whyw/202501/t20250126_579019.htm

春节前夕,走进中国的街头巷尾,你一定会被一声声“开门大吉”的祝福所包围。无论是商场的电子屏,还是家家户户的大门上,这个寓意美好的成语仿佛在诉说着中国人对新一年的无限期待。那么,“开门大吉”究竟从何而来?它又承载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呢?

01

从先秦腊祭到明清春联:开门大吉的历史演变

“开门大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年文化。据《史记·天官书》记载,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有在十月举行“大饮烝”、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的习俗。而新年“诸侯朝正于王”、正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的礼仪,以及“庭燎”等习俗,可视为春节的早期形态。

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官方将正月初一定为岁首,此后两千余年庆祝传统新年的时间由此确立。从《四民月令》的记载来看,汉代官方新年与民间新年已经完全融合,民间也在正月之旦“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春节的庆祝方式更加丰富多样。据《风土记》《荆楚岁时记》记载,这一时期出现了庭前爆竹、燃草、留宿岁饭、守岁等习俗,还有“造桃板著户”,张贴画鸡、门神,喝椒柏酒、屠苏酒、桃汤,吃胶牙饧、五辛盘、鸡蛋、却鬼丸等节俗。

到了唐宋时期,春节文化达到了新的高度。元宵灯会成为城市中最瞩目的热点,两宋时期城市元宵节更是热闹非凡,不仅“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而且有歌舞百戏,“奇巧百端,日新耳目”。年前“竞售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狻猊、虎头,及金彩缕花、春贴幡胜之类,为市甚盛”。

明清时期是春节文化又一个创新、发展的高峰,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春节文化体系。小年伊始,人们便开始“忙年”,包括祭灶、扫尘、贴窗花、挂年画、杀年猪、做豆腐、做年糕等。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挂钱、悬门神、屏对,插脂麻秸”,准备年夜饭、放鞭炮、守岁,迎接新年的到来。

02

家庭团聚与祈福纳祥:开门大吉的文化内涵

“开门大吉”作为春节的重要祝福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团聚的重视,对社会和谐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除夕、大年初一都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初一日各不相往来”,更不能在亲友家吃饭。过年不仅是家人团聚,也是与祖先共聚,此间既蕴含着中国人重视亲情、家庭的伦理观念,又暗含着中国人对生命绵延不息以及个体生命之意义的独特理解。一年一度仪式化的年夜饭,反复强化着中华民族最为根本的伦理观与人生观。

“开门大吉”还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贴春联、放烟花、挂红灯笼、系中国结,以及把“福”字倒贴寓意福到,年夜饭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大年初一“啖黍糕,曰年年糕”,吃水饺寓意发财、有弯必顺,吃柿饼、桔子寓意“百事大吉”。这些节俗、节物都是中华民族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从俄罗斯到吉布提:开门大吉的当代传承

随着春节文化的国际传播,“开门大吉”等吉祥语也走出了国门,成为连接不同文化的纽带。

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马涅什广场上红灯高挂,伴随着欢腾热闹的锣鼓节奏,几头憨态可掬的“金狮”翻腾跳跃,现场掌声、喝彩声、欢笑声经久不息。莫斯科市今年春节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开行春节主题地铁列车、在奥斯坦金诺电视塔等地标建筑举办中国文化展和春节主题灯光秀等,从1月28日持续至2月9日。

在老挝首都万象,不少老挝民众身着节日盛装到老挝中国文化中心逛庙会,体验中国非遗,品尝中国美食。新春年俗游戏体验区人头攒动。手工花灯、年画拓印、趣味投壶、欢乐套圈……通关全部年俗游戏的观众兴高采烈地领取文创纪念品,“欢乐春节”吉祥物“吉祥蛇”成为最受欢迎的奖品。

在吉布提,由吉布提孔子学院主办的2025年春节联欢会在吉布提国际展示中心举行,200余名嘉宾与师生、家长代表齐聚一堂,在欢乐祥和的气氛里共庆新春。吉布提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邹燕舞介绍,这是吉布提孔子学院成立以来第三年举办春节庆祝活动,越来越多的当地民众希望通过参与互动体验了解中国文化。

在中国国内,商家们更是将“开门大吉”发挥到了极致。正月初六,街市上商号店铺纷纷开门营业,一时鞭炮齐鸣,震耳欲聋,店主们互道开市大吉。商家选择在这一天开市,是希望借助马的吉祥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各项事业一马当先、马到成功。

“开门大吉”这个源自《礼记》的美好寓言,不仅代表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还蕴含着东方哲学智慧。它见证了中国春节文化的演变,承载着中国人对家庭、社会和未来的深刻理解,更在当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用“开门大吉”开启美好的一年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