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激光扫描技术为云冈石窟插上科技翅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激光扫描技术为云冈石窟插上科技翅膀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8
来源
1.
https://news.cctv.com/2024/12/16/ARTIi9yk1iLcRCZjHnnMldRD241216.shtml
2.
https://news.cctv.com/2024/11/18/ARTIEuAeuplDAUfThrLPqyO4241118.shtml
3.
http://www.xinhuanet.com/20240717/3233939d39c74d6ebec2ad176d7fd56b/c.html
4.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106fd7db8a1e4c654baaa700492e1b6e
5.
http://sx.people.com.cn/n2/2024/0401/c189134-40796216.html
6.
http://sx.people.com.cn/n2/2024/1225/c189134-41086483.html
7.
https://www.dt.gov.cn/dtszf/bumdtdt/202411/697c8bc440374aafa4fa5f61c89c0288.shtml
8.
https://www.minsuexpo.com/news/news1/185.html

2024年10月,云冈研究院的“数据资源汇聚融合赋能文物保护利用”案例在全国总决赛中斩获一等奖。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云冈石窟数字化保护团队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正借助激光扫描技术,开启文物保护与传承的新篇章。

01

突破性技术应用

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始于对文物保护现状的深刻认识。针对云冈石窟体量大、结构复杂、高浮雕等特点,研究人员创新性地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套高效的数据采集方案。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云冈石窟的高浮雕艺术对数据精度要求极高,同时,洞窟内部复杂的结构和狭小的空间也给设备操作带来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云冈研究院建设了基于图形处理器高算力的数字云冈先进计算中心,确保数据处理的精度和效率。

目前,云冈石窟已完成超过一半洞窟的高精度数字化采集,数据精度达到惊人的8K、0.03毫米。这种精度意味着即使是一根头发丝的宽度也能被清晰记录,为后续的文物保护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02

创新应用引领未来

数字化技术不仅改变了文物保护的方式,更为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开辟了新途径。

VR虚拟展示:让文物“活”起来

在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的展示大厅里,工作人员只需戴上VR眼镜,就能置身于石窟的虚拟空间中。高台之上,雄伟的雕塑近在咫尺,精美的小龛触手可及。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让研究人员能够更细致地观察文物细节,也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观赏方式。

3D打印:让文物“走”出去

通过3D打印技术,云冈石窟的精美造像得以在各地展出,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其艺术魅力。这些复制品不仅还原了文物的外观,甚至连细微的雕刻纹理都清晰可见,达到了惊人的逼真度。

AI虚拟复原:让文物“重生”

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实现了第二十窟西立佛的虚拟复原。这尊已经“消逝”的佛像在数字世界中再度“重生”,展现了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03

保护成效与未来展望

数字化保护工作不仅为云冈石窟的长期保存提供了有力保障,更为文化传承开辟了新路径。通过非接触式信息采集模式和石窟寺表面风化速率定量测量技术,研究人员能够更精准地监测文物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数字化保护工作,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文物保护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此外,研究院还将探索更多数字化应用的可能性,让云冈石窟的文化价值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激光扫描技术正在为云冈石窟插上科技的翅膀,让这颗北魏艺术明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云冈石窟这座人类文明的瑰宝将以更加完整的面貌,传承千年,福泽后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