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剩菜、隔夜菜放冰箱就安全?細菌 7 到 60 度繁殖速度最快
食物中毒/剩菜、隔夜菜放冰箱就安全?細菌 7 到 60 度繁殖速度最快
在日常生活中,剩菜、隔夜菜的处理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虽然将食物放入冰箱是常见的保存方式,但并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冷藏,而且保存方法不当也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正确处理剩菜,避免食品安全隐患。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 肠炎弧菌:主要来源于生海鲜和贝类等。
- 沙门氏菌:主要污染畜肉、禽肉、鲜蛋、乳品及豆制品等。
- 病原性大肠杆菌:主要污染受粪便污染的食品或水源。
- 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污染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盒餐及生菜沙拉等。
- 仙人掌杆菌:主要污染米饭等淀粉类制品、肉汁等肉类产品、沙拉及乳制品等。
- 肉毒杆菌:主要污染低酸性罐头食品、香肠及火腿等肉类产品及真空包装豆干制品等。
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在大多数情况下症状轻微,常见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发烧、头痛及虚弱等症状,通常会在几天内好转。不过对于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孩童就需要特别留意,容易演变成严重疾病,甚至可能因食品中毒而死亡,需时刻保持谨慎。
食物吃不完丢冰箱就好?冰箱只能延缓微生物生长
我们习惯将吃不完的剩菜、剩饭放入冰箱中冷藏,打开冰箱只要看到还有空间,食物丢进去就没事?正常冰箱冷藏温度应控制在 7 °C 以下,冷凍温度則應維持在 -18 °C 以下,低温环境下可以延缓微生物孳生速度,让剩菜获得适当的保存环境,但并不代表冰箱有杀菌作用,未食用完的剩菜放在冰箱久了还是会坏掉、长菌。
剩菜放在冰箱中几天内要吃完?这个问题并没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考量到食物本身的酸碱值、含水量,以及烹调时的温度和製备环境的衛生程度等条件。一般來說,建议食物當餐新鮮吃完最好,如果吃不完放在冷藏多放 1~2 天,不要超过 3 天,冷凍最多放 1 個月,擺放過久的剩菜就要直接丟棄處理。
此外,还需要留意冰箱容积,塞太满会造成内部冷空气无法循环流通,不但浪费电,还会降低保冷效果,缩短食物保存时间。建议家中冰箱使用容量保持 7~8 分满为宜,定期清洁冰箱内部才能避免吃出问题。
剩菜保存与食用重点一览
- 避免将剩菜摆放在室温下超过 2 小时。
- 食物需要装在干燥且密封的容器,阻绝空气进入。
- 大份量的料理或是要带便当,最好在一開始就先分装,放入冰箱,避免菜餚沾到口水,增加細菌汙染风险。
- 食物放凉到不燙手后,就要尽速冰入冰箱冷藏。
- 食用前要充分加热,剩菜复热的中心温度至少要达到 70 °C,尤其是使用微波炉加热时,最好分段加热,中途稍微翻搅均匀,让受热程度均匀。
- 剩菜一次食用完畢,避免反覆加熱。
丢掉旧观念!热菜放「凉」再冰,小心食物中毒
细菌的「舒适圈」介于 7~60 °C 之间,我们称之为危险温度带(temperature danger zone),意思是在这个温度区间内,细菌会快速生长繁殖。因此,料理好的菜餚不要放在室温下过长的时间,容易变成细菌滋生的温床,当热菜、热汤降溫到手摸起来不至于燙傷的程度,就可以直接放入冰箱保存,如此才能避免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