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第五套人民币:主设计师沈志云的创作之路
揭秘第五套人民币:主设计师沈志云的创作之路
2024年11月,在福州举行的“国币之尊艺术之美——纪念人民币发行70周年钱币展”上,一位特殊的嘉宾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他就是沈志云,中国著名钞券设计师、第五套人民币主设计师之一。在这场公益讲座中,沈志云不仅分享了第五套人民币的设计故事,还回顾了自己从一个毫无绘画基础的年轻人,如何成长为一位杰出的钞券设计师。
从上海印钞厂到主设计师
沈志云的钞券设计之路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一个毫无绘画基础的年轻人走进了美术学校,随后被分配到上海国营52厂(后改名上海印钞厂)。在那里,他开始了长达20年的凹版雕刻生涯。这段看似平凡的起点,却为他后来的设计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套人民币的设计故事
1994年,沈志云开始在钞券设计方面展示自己的才华。作为第五套人民币的设计团队成员,他主要负责100元、10元和1元三种纸币的图稿设计,并参与了100元背面胶印制版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团队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决策:选择什么样的主题?最初,设计小组提出了多个方案,包括中国的四大发明、改革开放成就等。但这些方案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第三套人民币中的拖拉机、车床等图案很快就过时了。而历史人物虽然具有代表性,但缺乏现成的照片资料,难以准确还原。
最终,设计团队决定采用毛泽东在开国大典时的头像。这个选择既符合国际认知,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沈志云回忆说:“毛主席是中华民族亿万人民群众十分熟悉和景仰的伟大人物,这个方案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认可。”
从人民币到电子护照
设计了第五套人民币后,沈志云在钞券设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先后完成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港钞的设计、北京奥运纪念钞的设计,并主持设计了中国银行新版澳门钞正面。其中,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钞因其独特性和稀缺性,市场价格一度突破5000元。
2007年,沈志云还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电子护照的总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他带领团队从历史、文化、民族、地域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论证,最终设计出符合国际标准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护照。
一位设计师的自豪与坚持
如今的沈志云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设计师,还是西南交通大学的教授。他在多个场合分享自己的设计心得和人生感悟。在一次讲座中,他提到:“设计钱的人不一定都有钱,我现在携带的钱包中,所存的钱可能还没有你们多。但当我带着自己设计的人民币购物时,心中时常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这是外人体会不到的。”
这种对设计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正是沈志云能够在钞券设计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关键。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艺术追求,更体现了中国钞券设计的发展历程。
从一个偶然进入印钞厂的年轻人,到成为第五套人民币的主设计师,沈志云用自己对艺术的执着和对国家的热爱,创造了一张张精美的“国家名片”。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一部中国现代钞券设计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