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最新研究:酒精摄入量与高血压风险的关系
《柳叶刀》最新研究:酒精摄入量与高血压风险的关系
2025年伊始,一项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研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饮酒与健康关系的深度思考。这项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团队主导的研究,通过对51万中国人的大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根本不存在所谓“适度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
《柳叶刀》研究:酒精摄入与健康风险正相关
研究团队收集了2004-2008年期间来自中国十个不同城乡地区的约51万份数据样本,参与者年龄在30-79岁之间,其中男性约21万人,女性约30万人。经过长达12年的随访,研究团队记录了约5.6万人的死亡数据,其中约2.3万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约1.7万人因癌症死亡,这两类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72.5%。
研究数据清晰地显示,酒精摄入量与死亡风险以及死于酒精相关癌症、肝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呈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男性每周多摄入100克酒精,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15%、肝病死亡风险增加31%、全因死亡风险增加7%、酒精相关癌症死亡风险增加12%。这一发现彻底颠覆了长期以来“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传统认知。
酒精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健康隐患
酒精摄入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早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多项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酒会显著增加高血压的风险。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每克酒精可产生7千卡的热量,仅次于脂肪的产热能力。这种高热量摄入会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引发血压升高。
此外,酒精还会对血管产生直接的扩张作用,短期内可能导致血压下降,但这种效应是短暂的。长期饮酒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导致血管弹性下降,最终引起血压持续升高。研究显示,每日持续摄入酒精超过30克,高血压风险会明显上升。
酒精的全方位健康威胁
酒精对人体健康的威胁远不止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已将酒精列为一类致癌物,研究证实其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2021年《柳叶刀》子刊发表的研究指出,2020年全球约有74万例新发癌症病例可归因于饮酒,其中男性约57万例,女性约17万例。酒精对肝癌、食管癌、乳腺癌的影响尤为显著,且这种风险在东亚地区更为突出。
除了癌症,酒精还会对多个器官系统造成损害:
- 肝脏:长期过量饮酒可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
- 心脏:酒精会损害心肌,影响心脏功能,增加心肌病的风险。
- 胃肠道:酒精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 神经系统:长期饮酒会损害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严重时可引发酒精性脑病。
不存在安全饮酒量
面对如此确凿的证据,专家们一致认为,不存在所谓的“安全饮酒量”。即使是少量饮酒也会增加健康风险,最安全的饮酒量就是0。这一结论得到了多项权威研究的支持,包括美国国家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所(NIAAA)的研究也指出,酒精是导致美国每年约17.8万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这种风险在低剂量饮酒时就已经开始显现。
对于那些习惯于饮酒的人来说,逐步减少饮酒量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研究显示,戒酒或减少饮酒量可以改善内皮功能,降低血压。而对于那些尚未养成饮酒习惯的人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不要开始饮酒。
科学建议:谨慎对待饮酒行为
基于当前的研究证据,我们应当重新审视饮酒与健康的关系。无论是从预防高血压的角度,还是从降低癌症风险的角度,减少酒精摄入都是明智之举。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更应该严格限制酒精摄入。
在酒文化盛行的今天,这一结论或许难以被所有人接受。但正如研究者所言,“酒精对人体健康的威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即便是少量饮酒也会带来健康隐患。”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是时候重新思考我们的饮酒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