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种植技巧大揭秘!
五味子种植技巧大揭秘!
五味子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种植和养护技巧备受关注。从选地到播种,再到适时移栽,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了解这些技巧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保证药材品质。无论是春季返青前还是秋季落叶后,都是五味子移栽的最佳时期。掌握这些知识,让你轻松成为五味子种植高手!
五味子的生长习性与环境要求
五味子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寒,适应性强。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为佳。pH值应保持在6.0至7.5之间。栽培时需保持土壤微湿,避免积水,但也不能过于干燥。五味子生长期间需要定期施肥,尤其是在生长旺盛的季节,可施以氮肥促进叶片的生长。
种植的关键环节
选地整地
五味子园应选择排水好、地下水位低的平地或背阴坡地。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林缘地或熟地,以腐殖土和砂质壤土为好。选好地,每公顷施基肥20-30吨,整平耙细,起垄,垄高15-25cm左右,垄宽40-50cm。
苗木栽植
选苗采用1年实生苗,所选苗木要达到根颈直径0.25-0.4cm,茎长15-25cm。移栽栽前把贮藏的苗木取出,放在清水中浸泡12-24小时,剪掉发霉、损伤的根,根系较长的剪留15-20cm。苗木移栽的时间为4月下旬一5月中旬,以土壤化冻10-15cm为准。
定植
挖直径30-40cm,深25cm的定植穴,用挖出的一少部分土拌入适量的复合肥回填到穴内一半,然后放入苗木,每穴栽1株,栽时使根系舒展,防止窝根与倒根。回填剩余的土,轻轻抖动苗木使根系与土壤密接,把土壤踩实。
日常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中耕除草
清沟培土可加厚土层,有利于根系生长。每年可进行3次,第1次在小草大量发生时,第2次在6-7月,先拔大草后清沟,第3次在8月,只拔大草即可。
水肥管理
追肥一般在根部30-50cm周围开15-20cm深的环状沟,施肥后覆土。注意开沟时不要挖断五味子的根,施肥时结合浇水。干旱时要勤浇小水,浇后要及时的松土除草,下雨时要勤排水。保证土壤湿润,田间不积水。
搭架
五味子是藤本植物,不能独立生长,移栽后第二年搭架,采用篱架,架高1.8米,架材直径3-5厘米,可用水泥立柱,角钢或木杆。每隔2-3米埋一支柱,用木杆或8号线在立柱上拉横线,并在每株植株处立一直径1.5-2厘米,长2.5-3.0米的竹竿,将枝条沿顺时针方向引上架,开始时用绳绑,以后自然缠绕上架。
辅助授粉
授粉方法是首先将雄花或花粉采集起来,后用毛笔将花粉涂在雌花柱头上或采用雄花与雌花对接,无论用哪种方法都不要伤到雌花,果实在8月末至9月下旬成熟。
采收与加工
五味子一般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采收,随熟随采。采收后可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五味子的炮制规格有五味子、醋五味子、酒五味子、蜜五味子、五味子炭等。其中,五味子需根据临床需求确定应付五味子或醋五味子。
五味子在使用中需注意临床报道的不良反应,如个别病人服用五味子糖浆后出现过敏反应,故临床使用过程中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对有药物过敏史者慎用。
掌握这些种植技巧,你也能成为五味子种植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