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灯弄:上海老城厢里的文化瑰宝
天灯弄:上海老城厢里的文化瑰宝
天灯弄,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几分古意。它位于上海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东南部,是一条有着700年历史的小路。这里不仅见证了上海的发展变迁,更承载着这座城市最宝贵的文化记忆。
书隐楼:上海最后的清代藏书楼
在天灯弄77号,有一座名为“书隐楼”的建筑,这是上海市区仅存的较为完整的大型清代建筑。这座始建于清代的藏书楼,见证了上海文脉的传承。楼内藏书丰富,建筑精美,是研究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目前,书隐楼正在进行修缮,期待以更好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曹素功墨坊:上海最早的“老字号”
天灯弄120号曾是曹素功墨坊的旧址。这家创建于康熙初期1667年的墨坊,曾是清代四大名墨之首。1864年,曹素功迁址上海,在天灯弄开设墨坊,成为上海最早的品牌之一。这里不仅是曹素功在上海的发轫之地,更见证了海派文化的兴起与发展。虽然墨坊已于1958年搬离,但其留下的历史印记,至今仍是天灯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老城厢的生活气息
漫步在天灯弄,你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更能体会到浓浓的生活气息。这里的居民依然保持着老上海的生活方式,街角的茶馆里,老人们悠闲地品着茶,聊着天;路边的小吃店飘出阵阵香气,吸引着过往的行人。
在老兵茶园,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人们围坐在桌旁,磕着瓜子,聊着天,听老板讲述着两棵大榕树的沧桑历史。银鲜牛肉面店里,一碗碗黏糊糊的牛肉面香气四溢,口感有点像北京炒肝,十分香浓。早晨起来,在马家院子的红木家具和盆栽间,感受着慢节奏的生活,仿佛时间在这里都变得缓慢起来。
保护与传承
如今的天灯弄,正面临着城市更新的挑战。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好这份文化遗产,让历史与现代和谐共存,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正如在群岛BOOKS书店举办的“走近天灯弄”沙龙上,多位专家和居民所呼吁的那样,让我们一起关注并保护这片承载着上海记忆的土地,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天灯弄不仅是上海的,更是中国的,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让后人也能感受到这份历史的厚重与生活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