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杭州AI六小龙:创新土壤与政策支持如何孕育科技新贵?
解码杭州AI六小龙:创新土壤与政策支持如何孕育科技新贵?
“神秘的东方力量”——这是近期国际上对杭州AI六小龙的评价。从游戏科学的《黑神话:悟空》到深度求索的低成本大模型,从宇树科技的机器狗到云深处科技的电力巡检机器人,从强脑科技的脑机接口到群核科技的3D模型库,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展现出的技术实力,让世界为之瞩目。
六小龙的技术突破
游戏科学凭借《黑神话:悟空》在游戏界大放异彩。这款以《西游记》为背景的国产3A游戏,不仅在国内引发热潮,更是在国际上斩获TGA(The Game Awards)2024“年度最佳动作游戏”和“玩家之声”两项大奖,实现了国产游戏的重大突破。
深度求索则在人工智能领域创造了奇迹。该公司仅用557.6万美元和2000个GPU芯片,就在短短两个月内训练出了性能超越GPT-4o的大模型DeepSeek-V3。这一成就被国外独立测评机构Artificial Analysis称赞为“超越了迄今为止所有开源模型”,被誉为“AI界的拼多多”。
宇树科技和云深处科技在机器人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宇树科技发布的B2-W机器狗,以其卓越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惊艳全球,演示视频被马斯克转发。云深处科技的“绝影X30”机器人则成功进入新加坡电力隧道进行巡检,实现了中国机器人在海外电力系统的首次应用。
强脑科技在脑机接口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该公司实现了全球首个便携式高精度脑机接口产品的10万台量产,与马斯克的Neuralink一起成为全球唯二融资超过2亿美元的脑机接口公司。
群核科技则在空间智能领域建立了独特优势。该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可交互三维数据能力,3.2亿个3D模型和每月7780万活跃访问者,使其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
创新土壤:城西科创大走廊
这些企业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杭州肥沃的创新土壤。其中,城西科创大走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横跨西湖、余杭、临安三区的城西科创大走廊,是杭州三大全球功能城市中心之一。这里汇聚了紫金港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三个省级高新区,成为浙江省最具吸引力、最具创造力、最具想象力的科创热土。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3年,大走廊产业增加值从1063.3亿元跃升至3464.4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9.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997.8亿元增长到2739亿元,年均增长16.8%。企业税收年均增长率更是达到30.1%,从218.3亿元增长至848.3亿元。
在科技创新和人才汇聚方面,大走廊同样表现亮眼。最近一届的省科学技术奖中,大走廊揽获151项殊荣,占全省获奖总数的51.4%,其中一等奖项占全省的76.3%。大走廊每年新增国家级和省级领军人才占全省的1/3,人才净流入率常年保持25%左右。
政策支持:打造创新高地
杭州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不遗余力。以《杭州市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为例,该政策从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场景应用、产业生态建设等多个维度提供全方位支持。
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将人形机器人整机、软件算法及关键零部件列入市重点科研项目支持范围。同时,支持企业建设各类研发机构和创新联合体,对承担国家、省重点科研任务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补助。
在企业培育方面,政策鼓励创新创业,对新设立的人形机器人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同时,鼓励国有资本平台为创业企业提供办公场所支持。
为了推动产业发展,杭州还设立了产业基金,完善“投早投小投创新”机制。对属于强链补链延链的项目,市和区、县(市)可按1:1比例联动出资。
此外,杭州还注重人才引育,鼓励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在市级卓越工程师遴选认定中单列人形机器人赛道,设置专项认定名额。
未来展望: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杭州AI六小龙的成功,只是这座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持续建设,以及各项创新政策的不断落地,杭州正朝着打造全球创新高地的目标稳步前进。
正如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所说:“不管叫‘几小龙’,杭州将坚定不移推进创新活力之城建设,在2025年重点打造‘三个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首选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像“六小龙”这样的创新企业在杭州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为全球科技创新贡献更多“杭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