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龙穴造船基地:从滩涂到华南最大造船基地的崛起之路
广州南沙龙穴造船基地:从滩涂到华南最大造船基地的崛起之路
2024年上半年,广州南沙龙穴造船基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出口船舶货值达92.6亿元,同比增长48.8%;出口新造船舶22艘,同比增长15.8%。这份成绩单不仅展现了基地强劲的发展势头,也印证了其作为华南最大造船基地的实力。
从滩涂到造船重镇:龙穴基地的崛起之路
龙穴造船基地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占地510万平方米,岸线长达4.5公里,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造船基地,也是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基地由北至南分为造船区、修船区、工程区、特种船舶建造区、大型机械加工及船舶甲板机械和海洋工程机械项目区等五大区域。
基地的建设始于2004年9月,2008年3月开始造船。在短短几年内,这里从一片滩涂和鱼塘,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的造船厂。目前,基地已形成集造船、修船、海洋工程、船舶相关产业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成为我国重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生产基地。
强大的生产能力与技术创新
基地配备了2座大型船坞、4个泊位及4台600吨龙门吊,主要生产超大型油轮(VLCC)、矿砂船(VLOC)、散货船、集装箱船以及LNG等高新技术船舶。单船最大生产能力可达40万吨级,年造船能力达200至300万吨,年产值超过80亿元。
近年来,基地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发力。例如,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为H-LINE航运公司建造的7000车位双燃料汽车运输船,采用了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系统,各项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船总长200米,型宽38米,共设12层车辆甲板,其中4层为可升降式活动甲板,可装载7000辆家用汽车,且具备电动汽车装载能力。
未来展望:打造世界级造船基地
根据规划,到2035年,南沙港区货物吞吐量将达5.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000万TEU。中船黄埔文冲总部已迁入南沙,将进一步增强龙穴船舶制造业的集聚度。目前,南沙全区各类型船舶产能达558万载重吨/年,单船造船能力突破30万吨。广船国际、黄埔文冲两家龙头企业订单量充足,生产线任务饱满,交船计划最远已排至2029年。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龙穴造船基地正积极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基地与港澳在航运、科技等领域深化合作,强化与东莞、中山、珠海等城市联动发展海洋产业,共同打造世界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
从2004年开工建设至今,广州南沙龙穴造船基地用不到20年的时间,从一片滩涂崛起为华南最大造船基地,见证了中国造船业的蓬勃发展。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实施,这个年轻的造船基地正朝着世界级造船基地的目标迈进,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