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生态保护:从“千万工程”到绿色未来
浙江生态保护:从“千万工程”到绿色未来
2018年,浙江省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这一荣誉不仅肯定了浙江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成就,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能力。
“千万工程”:从环境整治到乡村振兴
“千万工程”始于2003年,是浙江省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而实施的一项系统性工程。该工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通过示范村引领,推动环境提升、产业发展、服务优享、文化传承和村庄治理,最终实现全域共富、城乡和美。
经过近20年的持续努力,“千万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浙江已累计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县22个、示范乡镇613个、特色精品村1705个、美丽庭院30多万户。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96%。
这一工程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和制度保障。2024年11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将这一工程的经验和做法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确保其长期有效推进。
清洁能源示范省:绿色转型的浙江实践
作为全国首个清洁能源示范省,浙江在能源绿色转型方面走在前列。浙能集团作为浙江省能源安全保障的主力军,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在传统火电领域,浙能集团率先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全部机组超低排放的大型发电集团。以嘉兴发电厂为例,该厂投资30多亿元进行环保改造,现有8台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较改造前下降超过50%,粉尘脱除率达99.98%。
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浙能集团积极布局光伏、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项目。截至2024年底,浙能集团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大幅提升,产业分布从浙江省拓展至全国多个省区,实现了水电创新发展、光伏融合发展、风电海陆并进的全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浙能集团还积极探索能源科技创新。2022年6月,由浙能集团牵头,联合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共建的白马湖实验室正式揭牌。该实验室聚焦绿色能源的能质转化与传递,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引领性科研攻关,致力于突破能源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面向未来:持续发力生态文明建设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浙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红树林保护存在生态稳定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和管理;“无废城市”建设虽取得进展,但仍需持续努力。
面对这些挑战,浙江正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案。例如,通过建设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海上风电场等清洁能源项目,优化能源结构;通过推进储能电站建设,提升电网调峰能力;通过设立白马湖实验室,开展能源科技创新。
浙江的实践经验为全国提供了宝贵借鉴。其“千万工程”模式已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广至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经验也为其他省份提供了参考。未来,浙江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