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动物园的大熊猫:萌翻全网的背后
上海动物园的大熊猫:萌翻全网的背后
“萌翻全网”这个词,用在大熊猫身上再合适不过了。据统计,微博熊猫超话前十的粉丝数量总和达到375万,“iPanda熊猫频道”的微博粉丝更是超过1175万,每条视频平均浏览量达100万+。这些数据足以证明,大熊猫不仅是“国宝”,更是名副其实的“网红”。
在上海动物园,就有两只这样的“网红”大熊猫——“星光”和“和风”。虽然它们不像北京动物园的“萌兰”那样拥有85万粉丝,也不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和花”以36万粉丝断层领先,但它们在上海的“粉丝团”也相当可观。
小红书用户分享的游记显示,许多游客都是冲着大熊猫去的。一位网友写道:“8点30分到直奔熊猫馆,四喜丸子在二楼,要一直往里走,走上二楼,往人多的地方走就对了。”另一位网友则表示:“以前看熊猫就两三只,要不就睡觉,这次看到了这么近距离的熊猫,真的开心。”
然而,在欣赏大熊猫的可爱之余,我们也要关注它们的保护现状。据《纽约时报》调查,目前被中国带离野外的大熊猫数量超过了放归的数量。在美国或欧洲动物园出生的幼崽及其后代从未被放归。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仍然是一个谜,因为中国政府的统计被广泛视为有缺陷和政治化的。
更令人担忧的是,人工繁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伦理争议。例如,由于圈养大熊猫在交配方面出了名地反复无常,科学家们转向了人工繁殖。记录显示,这已导致至少一只大熊猫死亡,一只大熊猫的直肠被烧伤,还有一些大熊猫呕吐和受伤。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禁要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大熊猫?或许,我们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在动物园里观赏它们,更应该关注它们的野外生存状况,支持科学的保护措施,而不是盲目追求圈养数量的增长。
正如一位兽医学家所说:“他们的繁殖方式是由我们决定的。他们不想繁殖,我们就强迫他们繁殖,而这样做的理由总是所谓的保护。真的是这样吗?”
所以,当我们再次看到大熊猫的可爱模样时,不妨也思考一下:我们能为它们做些什么,让这些可爱的生灵真正回归自然,实现可持续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