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如何过“人日”:七菜羹、长面条、捞鱼生与及第粥的寓意
广东人如何过“人日”:七菜羹、长面条、捞鱼生与及第粥的寓意
正月初七是人日,这个节日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人类的诞辰日。据传,女娲在开天辟地后,于正月初一至初六分别创造了鸡、狗、猪、羊、牛和马等动物,而人类则是在第七天被创造出来的。因此,这一天被视为人类的生日。
在广东,人日的庆祝方式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习俗是食用七菜羹、长面条、捞鱼生和及第粥。
七菜羹:健康与丰收的象征
七菜羹是人日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尤其在潮汕地区广为流行。这道菜由七种蔬菜组成,包括芥菜、厚合、芹菜、白菜、春菜、菠菜和芥蓝。每种蔬菜都蕴含着美好的寓意:芹菜象征聪明智慧,大菜寓意大发财源,芥蓝寓意百事合心。虽然名为“羹”,但实际上是一道炒菜,体现了潮汕地区对中原文化的传承。
长面条:长寿的象征
在广东,尤其是广府地区,人日食用长面条的习俗十分盛行。面条象征着长寿,人们相信通过食用长面条可以延长寿命。此外,面条的形状也寓意着将闲散的状态拉回正轨,提醒人们春节假期即将结束,需要为新的一年做好准备。
捞鱼生:风生水起的象征
捞鱼生是广东人日最具特色的习俗之一。一家人围坐一桌,将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捞起捞起,捞到风生水起”,以示步步高升。近年来,出于卫生和防疫考虑,有些人将捞鱼生改为捞三文鱼或其他食材,但其象征意义依然不变。
及第粥:平安顺遂的象征
及第粥是广东部分地区人日的特色食品,主要流行于江门、新会、鹤山等地。这道粥的食材丰富,包括芋头、芥菜、番薯、地瓜、鱼片、虾米、百合、瑶柱等,味鲜醇厚。及第粥寓意平安顺遂、丰衣足食,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
不同地区的差异
广东各地在庆祝人日的方式上存在差异。例如,广府地区更注重吃长面条和捞鱼生,而潮汕地区则保留了吃七菜羹的古俗。江门等地则有吃七菜粥的习惯,而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将七菜羹改为及第粥,以更丰富的食材寄托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
文化内涵与现代传承
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广东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更蕴含着家庭团聚、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尽管现代社会节奏加快,许多家庭依然重视这个传统节日,通过这些美食和活动传递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正如一位市民所说:“只有过完‘人日’才算是过了一个完整的春节。”
人日的庆祝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过共同的习俗和仪式,表达对家庭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虽然一些传统习俗可能逐渐淡化,但饮食习俗仍被保留,许多家庭仍会聚在一起庆祝,延续着团圆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