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张文宏揭秘:流感病毒与抗病毒药物新进展
曹彬、张文宏揭秘:流感病毒与抗病毒药物新进展
近期,流感病毒活动持续增强,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当前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仍处于高位,主要流行株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面对流感高发态势,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关注焦点。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团队相继发布重要研究成果,为流感防治提供了新的选择和依据。
新型抗流感药物展现显著疗效
玛舒拉沙韦:24小时速效退热
由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团队领衔的研究发表于Nature Medicine,评估了新型抗流感药物玛舒拉沙韦的临床效果。研究纳入527例流感患者,随机分为玛舒拉沙韦组和安慰剂组。结果显示,玛舒拉沙韦组患者中位退热时间仅为19.7小时,显著短于安慰剂组的28.3小时。同时,玛舒拉沙韦组患者在用药后第一天病毒载量即显著降低,中位时间22小时内病毒被清除,42小时内7种主要流感症状全部消退。
值得注意的是,玛舒拉沙韦对不同年龄段和病毒亚型的患者均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症状消退时间比安慰剂组提前26小时;在成年人群中,提前17.5小时。对于甲型H1N1和H3N2亚型流感,玛舒拉沙韦组的病毒清除时间均显著短于安慰剂组。
安全性方面,玛舒拉沙韦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死亡。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8%,与安慰剂组相当,且多数为轻度或中度,无需对症治疗即可消退。
ZX-7101A:单剂量口服快速缓解症状
张文宏教授团队在《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上发表的最新研究,评估了ZX-7101A(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帽依赖性内切酶抑制剂)在成人单纯性流感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共纳入723名受试者,随机分配至ZX-7101A 40mg组、80mg组和安慰剂组。
研究结果显示,ZX-7101A能显著缩短流感症状缓解时间。其中,40mg组和80mg组的中位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48.4小时和39.4小时,均显著短于安慰剂组的62.9小时。在病毒学指标方面,ZX-7101A组的病毒RNA转阴时间显著快于安慰剂组,分别为43.2小时和41.4小时,而安慰剂组为90.78小时。
安全性方面,ZX-7101A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40mg组和80mg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1.8%和44.2%,均低于安慰剂组的53.8%。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减少。
流感诊疗方案更新要点
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于2025年1月22日联合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对流感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全面更新。新版方案新增了玛巴洛沙韦和法维拉韦两种抗病毒药物,并明确不建议联合应用相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
目前我国已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包括三类: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RNA聚合酶抑制剂(如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和血凝素抑制剂(如阿比多尔)。新版方案删除了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因为这两种药物对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株耐药。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提醒,玛巴洛沙韦适用于5岁及以上人群,不建议用于5岁以下儿童和孕妇。法维拉韦则主要用于其他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成人新型或再次流感病例。
专家建议:合理用药是关键
面对流感高发态势,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至关重要。专家建议,抗病毒药物应在发病48小时内尽早使用,以确保最佳疗效。对于轻症且非高危人群,可以居家观察;高危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应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不建议联合使用相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也不建议增加药物剂量。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联合治疗或剂量加倍能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此外,流感的治疗还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如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发热和疼痛,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缓解鼻塞等。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随着新型抗流感药物的不断涌现,流感的治疗选择更加多样化。但专家也指出,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同时,接种流感疫苗仍然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建议每年秋季及时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