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纯欲”妲己到“狐系”男友:今夏最火“九尾狐”从何而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纯欲”妲己到“狐系”男友:今夏最火“九尾狐”从何而来

引用
1
来源
1.
http://m.yangtse.com/wap/news/3127536.html?timestamp=

这个夏天,最火的角色莫过于九尾狐。从电影《封神》到电视剧《长相思》,一女一男两个九尾狐角色凭借高颜值和独特的角色魅力,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享受,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傅艺伟版妲己为何“封神”?

在《封神演义》中,妲己常被描绘为倾国倾城、祸国殃民的妖女形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一角色就活跃于荧屏之上。其中,1990年傅艺伟版的妲己凭借其美目流盼、着装大胆、心狠手辣的形象,成为了观众心目中的经典。此后,罗海琼、温碧霞、范冰冰、林心如、张馨予、霍思燕、李依晓等演员都曾演绎过这一角色,但傅艺伟版的妲己至今仍被许多观众念念不忘。

在《封神第一部》中,妲己的形象有了新的诠释。与以往影视剧中华丽、跋扈的造型不同,这部电影中的妲己是一个普通女孩,死后被狐妖附体,悲剧色彩较浓。美术指导叶锦添为她设计了极简风格的造型,披散的头发和简单的服装,让这个角色更具层次感。

娜然版“纯欲”妲己为何惊艳?

《封神》系列电影对狐妖妲己进行了创新性设定,赋予其更多的动物性特征。不少网友被其“纯欲”风格所惊艳。据了解,饰演妲己的演员娜然为此角色准备了整整两年,接受了各种训练,才有了影片中惊艳众人的表现。

电影中,妲己的形象被弱化为单纯的红颜祸水,更强调了她与纣王之间的相互利用关系。这种设定虽然让妲己的形象更加立体,但也引发了一些观众的争议。有人认为这种设定过于简化了妲己这个角色,使其失去了原有的复杂性和深度。

邓为版“狐狸男友”为何出圈?

在电视剧《长相思》中,邓为饰演的涂山璟是一位温和文雅、俊若修竹的青丘公子,是九尾狐神族的后裔。他原本是天之骄子,因家族争权被同父异母的大哥所害,遭受非人折磨,后被女主玖瑶所救,对其一往情深。他处处维护女主,温柔呵护,堪称女粉丝心目中的“最佳男友”。

“夭璟”这对官配CP不断撒糖,涂山璟坚定选择女主的温暖形象戳中了无数网友的心。面对其他“竞争对手”,他没有腹黑一面,靠执着付出取胜。他不愿女主因怜惜而和自己在一起,克制一吻惊艳网友。这种狐媚与温柔的反差,寄托了观众对理想男友的美好想象,也为角色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九尾狐文化渊源

九尾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九尾狐传说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山海经》中记载:“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此外,还记载了一些九尾且外形类似狐的神奇动物,如朱獳、獙獙、蠪侄、狼、乘黄等。

古代人绘制的九尾狐图像,如明代《三才图会》中的九尾狐,确实有九条尾巴,但更早的图像中九尾狐只有一尾,只是尾巴分出九缕而已。例如江苏淮阴高庄战国墓铜奁上的九尾狐形象,尾巴就像一个有九个小枝丫的树枝。

到了汉代,开始有涂山九尾白狐与人族大禹的故事出现,最早记载在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六《越王无余外传》中。这段记载中没有特别清楚的说明九尾白狐是信使,还是涂山女子的化身。但后代读者,往往传说大禹娶了九尾白狐,这在明清两代的笔记小说里尤其常见,小说中往往有狐妖宣称自己是涂山氏的后裔。

九尾狐形象的演变

汉魏两晋南北时期,九尾狐被视为一种祥瑞。例如东汉初年《白虎通义》中列举的祥瑞,其中有“鸾凤舞,麒麟臻,白虎到,狐九尾,白雉降,白鹿见,白鸟下”等等,九尾狐是其中之一。再如晋代郭璞注《山海经·大荒东经》青丘国九尾狐,亦称:“太平则出而为瑞也。”南朝沈约在《宋书》卷二七《符瑞志上》中说禹“又有白狐九尾之瑞”。

此时的文献对于九尾狐的颜色也有了更多说法,在白色之外,又有青色、赤色等记载。

在南北朝时期,九尾狐不仅仅是传说,各地往往会向皇帝献上作为祥瑞的九尾狐,北魏魏收所著《魏书》中有不少各地献九尾狐的记载。这种九尾狐肯定不会是九条尾巴,而是尾巴较大,尾毛分叉,应该更像是战国青铜器和汉代画像砖上的九尾狐形象。

六朝时期已经有狐妖狐媚故事,但一直到唐,都不涉及九尾狐。唐代《酉阳杂俎》卷一五《诺皋记下》说“天狐九尾,金色,役于日月宫,有符有醮日,可洞达阴阳”。其中描绘的九尾狐还是带有一种神性色彩。宋代开始有九尾狐魅惑的记录,宋真宗时的大臣陈彭年殚精极虑向皇帝邀宠,被人取外号就叫“九尾狐”。但九尾狐魅惑形象深入人心,还是在宋代以后封神故事中九尾狐妲己的形象广泛流传之后。

在元代《武王伐纣平话》和明代《封神演义》中,都有九尾狐变化为妲己魅惑纣王的情节。事实上纣王和九尾狐的关键,在汉代的谶纬之书就被建构了起来。《春秋元命苞》中记载“天命文王以九尾狐。”而《艺文类聚》卷九九引班固《幽通赋》注则说“散宜生至吴,得九尾狐,以献纣也。”周文王的大臣散宜生得到一只九尾狐,献给了商纣王。侯印国说,“只不过汉代人的心目中,九尾狐还是一种祥瑞,到了元明时期的小说中,九尾狐早已经是魅惑人间的妖精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