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跑出“加速度”
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跑出“加速度”
2024年前三季度,南京都市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近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约4.1%。这个由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以及溧阳、金坛组成的“8+2”都市圈,正以惊人的速度一体化发展,成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增长极。
交通一体化: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在南京都市圈,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正在加速形成。截至今年7月,都市圈城际轨道运营里程已达247公里,宁句城际、宁马城际等跨市轨道项目加快推进。从南京到镇江、扬州等地,最快只需30多分钟。
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龙潭长江大桥已完成主桥主体结构施工,预计明年1月开通。宁扬城际一期工程也已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建成后南京到扬州最快仅需30多分钟。根据《南京都市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2024-2035年)》,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都市圈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1小时通勤圈、2小时连通各城市。
产业协同: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南京都市圈的产业协同正在向纵深推进。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生态图谱已汇集各类创新资源数据超60万条,覆盖4条共性产业链、7条个性产业链。在装备制造产业供应链上,不少企业通过这一生态图谱了解到,原来自己需要的产品和生产企业,就在区域内而且距离这么近。
在产业布局方面,都市圈内形成“研发在南京,生产在都市圈”的模式。例如,岚江科技在南京设立研发中心,在淮安建设生产基地;滁州德兰明海新能源项目将生产基地建在滁州南谯、科研中心设在南京浦口。这种跨区域合作模式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还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
公共服务:跨省通办让生活更便捷
随着南京都市圈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政务方面,都市圈内推进“跨省通办”,让异地办事不再难。在医疗方面,都市圈内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教育方面,南京师范大学、金陵中学等名校名师的身影时常出现在滁州学校的课堂上,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
南京都市圈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规模的扩大,更体现在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这种全方位的一体化发展,不仅提升了区域整体竞争力,也为其他都市圈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