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号深潜万米:中国深海探测的里程碑
“奋斗者”号深潜万米:中国深海探测的里程碑
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达到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在深海探测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更展现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
“奋斗者”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其成功研制和应用,离不开中国深海科技工作者的持续攻关。从2002年“蛟龙”号立项开始,到“深海勇士”号,再到“奋斗者”号,中国载人深潜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奋斗者”号的成功,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创新。例如,其采用的新型钛合金材料,解决了深海高压环境下的耐压问题;创新性的浮力材料,确保了潜水器在深海中的稳定性和机动性;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了精确的水下定位和作业能力。这些技术突破,使得“奋斗者”号能够在万米深海中自由穿梭,完成各种科考任务。
截至2024年,“奋斗者”号已累计完成230次下潜,其中深度超过万米的有25次,让32人到达了万米海底开展作业。这些数据背后,是中国深海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也是中国深海探测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
在国际深海探测领域,美国、日本和中国是主要的竞争者。美国虽然在1960年就创造了10916米的深潜纪录,但近年来在载人深潜领域的发展相对缓慢。日本的“深海6500”号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为6526米,与中美两国相比差距较大。而中国凭借“奋斗者”号的优异表现,已经成为深海探测领域的重要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深海探测领域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表现在国际合作方面。2022年,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牵头发起“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依托“奋斗者”号为核心、面向全球开放的深渊研究平台,展开多国联合、系统性多学科综合深潜考察。目前,已完成马里亚纳、雅浦、克马德克、蒂阿曼蒂那、瓦莱比-热恩斯、爪哇、千叶-勘察加、阿留申等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引领国际深渊科学发展,支撑国家海洋强国建设。
展望未来,深海探测技术将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将继续在深海探测领域深耕细作,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为人类认识和保护海洋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