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车厘子:冬季水果新宠儿
智利车厘子:冬季水果新宠儿
随着冬季的到来,智利车厘子再次成为中国市场上的热门水果之一。得益于经贸合作和消费升级,我国稳坐智利车厘子进口宝座。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里,全球车厘子出口量显著增长,增幅高达120%,其中智利果品对中国市场的出口额以年均31%的速度增长。进入新的产季,预计智利将向全球市场输送约44.68万吨车厘子,中国市场占比超过90%。此外,随着冷链物流和电商渠道的发展,车厘子的市场供应更加稳定,进一步推动了其在冬季消费旺季中的热销。
市场地位与趋势
智利车厘子在中国市场的热销并非偶然。根据智利出口促进总局(Prochile)最新公布的数据,2024年1月,在智利出口的车厘子中,有93%运往了中国,为智利创收14.47亿美元(约合1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8%。过去7年来,智利车厘子对华出口量年均增长约29%。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岳云霞研究员表示,虽然农副产品的关税本来就不高,但签署自贸协议后,更多的产品将以零关税进入,中国老百姓能够以更加低廉的价格享受到更多国外优质的产品,丰富我们的餐桌,这点意义是十分突出的。
供应链优化
车厘子是一种容易腐烂的水果,新鲜时效较短。要想确保销售时车厘子的口感和品质,运输路线、存储、保鲜都是难题。目前智利输往中国的车厘子分为两路:一路走海运冷藏,一般要在海上漂泊25天左右,这是智利输华车厘子的主流;另外一路是空运,最快2天以内可以运到,但物流成本较高。
大批的车厘子从智利的田间地头采摘下来,迫使物流企业改变传统运输模式,加紧物流变革。如中远海运开设了连接智利圣安东尼奥港与中国上海的“樱桃快航”,将原先的32天航程压缩到了23天,如此一来,海运车厘子的供应量可以提高1.8倍。在空运方面,原本车厘子用的是客货混装机。这样的航班,除了运送车厘子外,还承担搭载乘客的任务,装载和卸货的时间更久。再加上航班中转等问题,空运一趟至少需要100小时。如今在全货机运输模式下,从产地直运中国,时间缩短到30小时,这意味着在同等时间内运量可能提高3倍。
消费端变化
进入12月下旬,气温下降,水果市场却升温明显,来自海内外的各种时令鲜果大量涌入市场,丰富居民的选择。车厘子是冬季水果市场里的“明星”。近几周,进口车厘子价格多次下调,掀起了一股消费热潮。走访北京市内多家水果商超发现,车厘子货架前大多贴有“惊喜价”“直降”等促销标识,引来不少消费者驻足挑选。北京市民孙女士最近一直在关注车厘子的价格,她说:“今年车厘子的价格普遍比去年要低一些,而且降价较快。像JJJ级别的车厘子,我记得一周前一斤大约要150元,现在100元左右就能买到。”
品种与选购
车厘子的品种繁多,每个品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点:
- 甜心:肉厚核小,脆甜爆汁,一口一个满足!
- 美早:大块头有甜头,肥厚多汁,脆感十足!
- 黑珍珠:松软甜蜜,汁水四溢,高糖预警!
- 红杉:中等身材,酸甜平衡,清新爽口!
- 科迪亚:高糖巨无霸,脆甜享受,贵族之选!
- 黄蜜:软糯纯甜,皮薄肉厚,甜蜜暴击!
在选购时,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 J等级:J越多代表越大,J后面如果➕D,如JD、JDD,则代表颜色会更黑红,颜色越深甜度更好!
- 包装内部:优质车厘子一般,内部干燥明亮,如果是水蒸气满满的就要小心!
- 车厘子外形:表皮紧致不干瘪,颜色漂亮的“幸福红”!
- 车厘子棒梗:绿杆YYDS,这也是大多数人会关注的!
营养价值与食用注意事项
车厘子不仅颜值高,口感好,营养也是相当丰富。每 100 克车厘子中,碳水化合物含量 12.3-17.5 克,糖分 1.9-17.1 克,蛋白质 1.1-1.6 克,脂肪 0.3-0.5 克,有机酸 1.0 克,还含有微量的柠檬酸、酒石酸和琥珀酸。同时,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A、维生素 C、钾、铁、膳食纤维等,以及大量的花青素、原花青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等多酚类抗氧化物。
但是,车厘子虽好,但也不能贪嘴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吃水果 200-350 克,车厘子每日吃 100-150 克较为合适。而且,肾功能不全、胃肠道功能较差的人群要适量食用。此外,车厘子味道偏酸,一次性吃太多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若患者本身胃黏膜较脆弱或患有胃部疾病时,会加重胃黏膜的刺激,从而出现胃疼的症状。因此,食用时需适量。
智利车厘子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不仅体现了两国贸易合作的深化,也反映了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供应链的不断优化和价格的逐步亲民,车厘子正从“奢侈品”变成普通消费者都能享受的美味。在选购时,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选择不同品种和规格的车厘子,既能享受美味,又能保证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