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红”点亮滨海新区:2.7万科技志愿者助力区域发展
“志愿红”点亮滨海新区:2.7万科技志愿者助力区域发展
“志愿红”是天津市滨海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截至2024年底,滨海新区已注册科技志愿者2.7万人,成立科技志愿服务组织657个,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滨海新区的志愿服务呈现出专业化、品牌化的特点。区科协重点打造了三大科技志愿服务品牌:
“惠民兴县”:助力乡村振兴
在涉农街镇,滨海新区科协打造了“惠民兴县”科技志愿服务品牌,组建了18支特色鲜明的科技志愿服务队。其中,“莓”好汉沽、“洒金坨汪子虾”等项目,针对当地农业特色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通过与中国农学会、天津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组建农业专家团,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助力乡村振兴。
“滨城科普惠”: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在城区街道,滨海新区科协实施“滨城科普惠”品牌项目。通过征集25个试点单位,推动基层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广泛参与,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科普活动。联合中国康复学会、中国心理学会等全国学会,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健康医疗等知识,在全社会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氛围。
“滨海科学城”: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
在开发区,滨海新区科协依托滨海科技馆,打造“滨海科学城”品牌。利用科技馆的科普展览优势,开展科学巡游、科学实验秀等活动。同时,动员各开发区科技企业积极参与,新组织14支科技志愿服务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贴近广大群众。
典型案例:泰达40周年志愿服务活动
2024年12月,为庆祝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40周年,滨海新区举办了大型志愿服务活动。百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通过诗朗诵、集体宣誓等形式,展现志愿服务精神。活动中,志愿者们还带领学生参观泰达图书馆,了解开发区40年的发展历程。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泰达的发展成就,也体现了志愿者在传承历史、展望未来中的重要作用。
成效显著:志愿服务助力区域发展
据统计,2024年滨海新区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26472场,累计服务时长86911.2小时。滨海新区科技志愿服务连续两年被中国科协评为优秀单位,并在全国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通过志愿服务,滨海新区不仅提升了公民科学素质,也让群众共享了科学发展的成果。
滨海新区的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更多志愿者的加入,这股“志愿红”必将成为滨海新区更加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