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儿科研究所王琳主任:儿童成长营养全攻略
首都儿科研究所王琳主任:儿童成长营养全攻略
在儿童成长的道路上,营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中心执行主任王琳指出,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所需的营养素各不相同,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六大类。王琳主任还特别提到了氨基酸奶粉的重要性及其与“大头娃娃”事件的关系,提醒家长要科学选购适合孩子的特医奶粉。此外,她还分享了如何通过日常饮食搭配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管理孩子的营养摄入。
关键营养素:儿童生长发育的基石
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关键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这些营养素对骨骼健康和生长激素分泌至关重要。
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组织的基本构建块,对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尤为重要。可以从鱼、鸡肉、瘦肉、鸡蛋和豆制品中获取。研究表明,蛋白质的摄入量与儿童的身高增长密切相关。
钙:钙是骨骼健康不可或缺的矿物质。牛奶及乳制品、深绿色蔬菜、豆腐和坚果是良好的钙来源。钙的充足摄入对于骨骼的矿化和强度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阳光照射是其主要来源,也可通过鱼肝油和强化食品补充。维生素D的不足会导致骨软化和发育迟缓。
铁、锌等微量元素:铁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锌对免疫功能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红肉、动物内脏、海鲜、坚果和绿叶蔬菜是良好的来源。
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需求
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需求存在差异,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搭配饮食。
- 0-2岁:生命早期关键期
孕期饮食:从备孕开始,父母就要为未来的孩子做好营养储备。女性注意叶酸、钙、铁、碘、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男性则需注意补锌,有助提高精子的活力和质量。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以及全谷物、豆类、绿叶菜,是提高男女生育力的最佳食物。
婴儿期:母乳是最佳选择,富含免疫因子和营养素。6个月后逐渐添加辅食,包括米粉、果泥、蔬菜泥等,注意食物的多样性和安全性。
- 3-12岁:习惯养成期
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钙质(如牛奶、豆腐)、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防止肥胖影响骨骼健康。
培养健康饮食观:在这一阶段,孩子的身心持续发展,开始有主见,对食物也有了偏好。在保证营养充足的同时,正确饮食习惯的养成需提上日程。大量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等慢病的年轻化与儿童时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关系密切。通过简单的饮食实践,让孩子形成对食物的美好记忆。
- 12-20岁:生长发育高峰期
大脑发育:需要大量营养,尤其是抗氧化物质,比如欧米伽3脂肪酸、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2、番茄红素,青少年可多吃坚果、豆类、深海鱼类、彩色果蔬等食物。
骨骼健康:关键营养素是钙,可通过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水产品等补充,搭配全谷物、绿色蔬菜可促进钙吸收。
女性生殖健康:需适量增加红肉、动物内脏(如肝脏)、血制品、木耳、绿叶菜等深色食物的摄入量,来应对月经期间铁的流失。初潮后卵巢储备迎来关键期,更要保证食物多样化,避免节食、暴饮暴食,少吃辛辣、甜腻的食物,以保持性激素稳定,维护卵巢健康。
科学补充,合理搭配
日常饮食为主:通过多样化、均衡的饮食摄入所需营养素,避免过度依赖营养补充剂。
合理搭配:注意食物的搭配,如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钙和维生素D需要协同作用。
关注特殊需求:对于有特殊营养需求的孩子,如过敏、消化不良等,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奶粉)。
避免盲目补充:如补钙虽重要,但并非越多越好。过量补钙可能导致肾结石等健康问题。应通过均衡饮食获取适量钙质,并配合适当的阳光照射,以促进钙的吸收。
结语
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家长应在了解科学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干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让我们共同关注孩子的身高发育,给予他们一个更加健康和自信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