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宁波人喜欢称它“南站”
1959年,宁波人喜欢称它“南站”
宁波火车站,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见证了宁波百年来的沧桑巨变。从1912年建成的二层小洋楼,到如今现代化的大型车站,宁波火车站的发展历程,正是宁波城市发展的缩影。
每座城市,都拥有一座属于它的火车站。一座火车站,就是一个城市的一张脸孔,一扇窗口,一段历史,一部故事。
1959年的宁波火车南站,是什么样的?这两天,一段7秒的视频在微博传播,展现的就是那一年宁波火车南站的样貌。现在,一起翻阅宁波火车站旧貌新颜大变迁,就像看了一部浓缩的宁波发展史。
宁波人熟悉的江北公园边上有一条“车站路”,它的名称就来自100多年前萧甬铁路甬曹铁路段的终点站:宁波站。
甬曹铁路宁波车站纪念馆(照原样复制的建筑)
宁波历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于1912年10月始建,1914年建成投入运营。火车站站址位于江北傅家街头(今大庆北路84号江北公园内),是一幢有绛红色砖立面的精致二层小洋楼,当时是曹甬铁路站办公楼。
1916年8月22日摄于宁波鸿仪照相馆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宁波火车站为客货运站,建筑面积467平方米,有站屋、候车室8间,旅客站台3座,共长891米。另有货物仓库、货物雨棚、码头、抽水机房、煤栈、蓄水池、水井和水塔各1座,工作人员23名。
1927年,宁波火车站接送邮件的情形
20世纪20年代,宁波江北岸堪与东门口相媲美,是宁波最闹猛的地段了。这里可称是宁波的咽喉,从新江桥桥堍起,沿甬江迤逦而东,轮船码头一个挨着一个。码头地带往南约二百米许有火车站(今江北公园),为沪杭甬铁路的终点,是宁波最古老的火车站。
铁路的发展总与国运相连,在命途多舛的近代中国,这条短小的铁路在繁华不久之后,便遭遇了毁灭性的厄运。
1938年2月1日中午12时45分,6架日本军机袭击老火车站,投下炸弹14枚,火车站主体被炸成瓦砾场,炸死2人,伤10余人,房屋被毁100余间,全站仅有一幢青灰色小洋房得以侥幸保全。
2016年为了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和孙中山先生来甬视察100周年,这座火车站已经按照原样修缮恢复。
1959年国庆节,宁波火车站搬家到了海曙,也就是现在的位置,火车也第一次开进了宁波城。
50年代的宁波站
1988年,改革开放后富裕的宁波人花300多万,又把火车站翻新了一遍,造型参考是一条船,东西长116米,南北宽30米,高17米,建筑面积5060平方米,设有大小6个候车厅,其中东西两个候车大厅采用中央空调,一次可容纳候车旅客2500至3000人。在那个时候,其规模全国都是少见的,是我们宁波人的一大骄傲。
1987年的宁波站
2010年,火车站需要改建,暂时迁移到江东区(今鄞州区),也就是宁波东站。宁波东站的那几年,大概是宁波火车站史上最不堪的几年。因为是临时站,建造粗糙,一到下雨天就会出现积水,各类设施不完善,打个车等个半小时也是常见的事情。
2013年12月底,宁波新火车站强势回归,建筑幕墙形态总体以水平线为主,配合柔美的弧线,仿佛随波舞动的海浪,形态生动,呈现舒展大气的整体风格,具有非凡的气势和浪漫的诗意,充分展现了宁波“天一生水,宁波甬浪”的历史文化特征,同时也为宁波塑造了一个充满流动感的、具有鲜明地方性和时代特征的现代化火车站。
作为这座城市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宁波火车站正逐渐焕发新颜,也始终为周边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