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让手术更安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创新实践
数字技术赋能,让手术更安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创新实践
2024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携手卫宁健康发布了一款基于医疗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助手——人医智助(Pai Assistant)。这款产品不仅能够提升医疗效率和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我国医疗行业正在加速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时代。
数字化转型:从理念到实践
作为国内顶尖的医疗机构之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直走在医疗科技创新的前沿。2023年6月,医院与卫宁健康共同成立了“数字医疗联合研究中心”,致力于解决数字医疗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研究中心依托三大院士团队及优势专科,围绕医疗健康数据资源中心,支持以真实世界数据为基础的各类基础性、创新性及示范性应用研究。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高质量的医疗数据是驱动大模型能力提升的关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过上线新一代医院核心诊疗系统WiNEX,构建了超过20GB的医疗预训练数据集。这些数据经过严格脱敏处理,既保证了患者隐私,又为模型训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AI赋能:让手术更安全
在众多数字化医疗应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术智能辅助模块的研发。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带领团队,将AI技术与胸外科手术深度融合,开发出肺癌手术智能辅助系统。
该系统通过医学影像与手术视频两大数据来源,实现了手术规划与引导、监督与预警的智能化。具体来说,系统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将胸腔内的解剖结构清晰呈现出来,精准识别病灶部位与周围脏器、血管等重要组织器官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医生可以通过语音交互,从不同角度观察肺内三维解剖、组织、血管、气管、病灶等,仿佛获得了一双透视的眼睛。
这种创新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还为医学生培养提供了新的路径。王俊院士指出,培养手术医生与研究自动驾驶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需经历理论学习、实际训练,在具体操作上的安全标准极高。自动驾驶解决了两个大问题:路径设计与导航,风险预警与纠错,这给了我们启发。
未来展望:科技引领医疗革新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医疗服务将更加个性化、精准化。AI不仅能够辅助医生进行手术,还能够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全过程中发挥作用。例如,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信息和生活习惯,AI可以预测疾病风险,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在诊断阶段,AI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影像资料,提高诊断效率;在治疗阶段,AI可以协助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并监测治疗效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实践证明,数字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医疗行业的面貌。它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它让医疗服务变得更加安全可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医疗服务将更加人性化、智能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