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水、陈三强谈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新趋势
王浩水、陈三强谈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新趋势
10月24日至2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杭州)化工过程安全管理(PSM)最佳实践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合主办,主题为“过程安全管理助力重大事故预防”,旨在深入推动化工过程安全管理中国实践,提高化工企业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能力。
专家观点:标准化与体系化是关键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王浩水在主旨报告中强调,通过标准化定级提升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水平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他指出,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应急响应等环节,形成闭环管理机制。同时,要注重安全文化的培育,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能力。
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陈三强则从实践角度阐述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他强调,企业应将过程安全管理融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建立系统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备设施的完好性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此外,他还特别提到要重视安全仪表系统的管理,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可靠运行。
政策引领:《危险化学品安全法》即将出台
在政策层面,化工安全管理迎来了重要进展。1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草案)》,并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标志着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将进入新的法治化阶段。
草案核心要点包括:
-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 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等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政府监管责任
- 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推进化工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
技术创新:智能化监测提升安全水平
在技术创新方面,以合肥航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展示了最新成果。该公司在研讨会上展出了高精度制冷型红外危化气体泄漏监测系统、智能环境监测设备等产品,这些设备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实时性强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测和预警能力。
实践案例:企业安全管理新探索
以镇海炼化为例,该公司通过实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发布《安全之钥》《安全之警》系列丛书,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同时,企业还注重安全文化的培育,通过应急演练、安全培训等形式,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未来展望:向事前预防转型
面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专家普遍认为,未来安全管理将向事前预防转型。这要求企业不仅要完善事后应急处置机制,更要注重事前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建立系统化的安全预防体系。同时,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监测和预警将在安全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通过不断完善法规标准、创新安全技术、提升管理水平,我国化工行业必将实现更高质量、更安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