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了凡四训》看现代企业管理哲学的应用
从《了凡四训》看现代企业管理哲学的应用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原名袁黄)写给子孙的家训,通过自身经历阐述如何立身处世、改过迁善。全书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部分,强调命运并非完全由天定,而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和道德修养改变。
这本古代家训不仅在家庭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其核心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同样具有深远影响。让我们深入探讨《了凡四训》如何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智慧启迪。
立命之学:明确企业使命愿景
《了凡四训》中的“立命之学”强调,人可以通过修身养性超越宿命局限。这一理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体现为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使命和愿景。
以某新能源企业为例,其企业使命是“实现志行合一,风光无限”,强调树立远大志向并付诸行动。企业愿景则是“成为一流的智慧化新能源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建设,打造行业领先的智慧化新能源企业。
这种明确的使命愿景不仅为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激励着员工为共同目标而努力。正如《了凡四训》所言,“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企业通过明确的使命愿景,能够更好地把握发展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过之法: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了凡四训》中的“改过之法”提倡勇于面对并改正错误,从行为到内心全面反思以实现自我提升。这一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体现为企业需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优化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方太集团为例,该企业通过“五个一”方法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方太的茅忠群就是这群优秀企业家的一员。当然,从一开始他也是迷茫的,但经过反思和学习之后,认为管理不仅要有制度,还要有信仰,只有两者兼备、两条腿走路,才能实现卓有成效的管理,因此简单引入西方的管理方法和工具远远不够,必须要找到信仰与灵魂,于是他选择像那些优秀的美国企业、日本企业一样,从自己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构建属于自己的信仰与灵魂。
从2008年开始,经过十多年的探索,逐渐构建成型了一套深具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这个管理模式的起点,也是它的核心,是回应方太作为一家企业的“三问”:
为什么?方太的使命是“为了亿万家庭的幸福”;
成什么?方太的愿景是“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
信什么?方太的核心价值观是“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
由此,而确立了方太作为一家企业的“灵魂”——方太是一家由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驱动的独特的企业。
从这里可以看出,方太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企业。不仅如此,围绕目标实现,方太还发展出了十一项基本法则、四大实践体系等。张连起提到的方太花费五年时间开发的水槽式洗碗机,充分考虑了中国家庭的特殊场景与使用习惯,就非常符合其中的“美善创新”原则以及“顾客得安心”的实践体系。
这也说明,优秀的企业需要从硬指标和软实力两个维度进行评估,不仅要关注经营效益,还要关注企业对社会各个方面的贡献。
积善之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了凡四训》中的“积善之方”主张多做善事帮助他人,积累善行改善命运。这一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体现为企业需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ESG报告的发布展现其在环境保护、社会贡献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
据统计,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中,已有高达95.3%的企业对外公布了ESG报告,而在整个A股市场中,ESG信息的披露率亦攀升至38.8%。企业通过ESG信息披露,不仅展现了其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也体现了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
正如《了凡四训》所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企业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能够提升品牌形象,还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谦德之效:塑造谦逊领导力
《了凡四训》中的“谦德之效”强调谦逊使人不断进步,骄傲则导致退步。这一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体现为领导者需要具备谦逊的品质,通过虚怀若谷的态度赢得团队信任和尊重。
《易经》中的谦卦与《了凡四训》中的“谦德之效”相呼应,强调领导者需要保持谦逊的态度。谦卦由下上坤组成,象征山居地下,寓意领导者如山般崇高,却能虚怀若谷,处众人之下。卦辞曰:“谦:亨,君子有终。”表明谦逊之德可致亨通,且能使领导者得善终,保持长久影响力。
谦逊是领导者人格魅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有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激发成员潜能。领导者通过保持谦逊态度,能够更好地倾听下属意见,营造开放包容的工作氛围,推动团队协作和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了凡四训》的核心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企业通过明确使命愿景、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履行社会责任和培养谦逊领导力,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古老的智慧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战略指导,也为领导者提供了个人修为的指引,助力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更高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