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口香糖中的二氧化钛增加肠癌风险!
最新研究:口香糖中的二氧化钛增加肠癌风险!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最新研究发现,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E171)可能显著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增加炎症性肠病和结直肠癌等疾病的风险。这一发现引发了对口香糖等食品中二氧化钛安全性的广泛关注。
二氧化钛:食品工业的"白色秘密"
二氧化钛,俗称"钛白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的白色颜料。它不仅能让食物看起来更洁白、明亮,还能使彩色部分更加鲜艳。在食品行业,二氧化钛主要被添加到口香糖、糕点、巧克力、糖果、饮料等产品中。
最新研究:二氧化钛与肠道健康
悉尼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长期摄入含有二氧化钛的食物会显著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肠道微生物群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它不仅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影响着免疫系统的功能。研究显示,二氧化钛可能引发肠道炎症,增加结直肠癌等疾病的风险。
欧盟率先禁用:基于科学证据的决策
基于上述研究,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于2021年5月发布评估报告,指出二氧化钛不应再被视为安全的食品添加剂。EFSA专家小组认为,二氧化钛可能具有遗传毒性,即能够破坏细胞遗传物质。随后,欧盟决定自2022年8月起全面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二氧化钛。
全球态度:分歧与趋势
尽管欧盟已采取禁用措施,但目前大多数国家仍允许二氧化钛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然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也已收到相关请愿书,建议废除食品中使用二氧化钛作为着色剂的法规。这表明,全球范围内对二氧化钛安全性的关注正在升温。
消费者如何应对?
在选购食品时,消费者可以通过检查配料表来避免摄入二氧化钛。建议尽量减少购买和食用含有二氧化钛的加工食品,如彩色糖果、带颜色的巧克力制品、口香糖、果冻、膨化食品、饮料等。同时,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结语
虽然目前对二氧化钛的安全性仍存在不同看法,但最新研究和欧盟的禁令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消费者,我们有责任关注食品安全,做出明智的饮食选择。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科学研究能够进一步揭示二氧化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全球食品安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