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至荷兰新线路开通 中欧班列跑出绿色运输加速度
哈尔滨至荷兰新线路开通 中欧班列跑出绿色运输加速度
3月14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55个集装箱、1300吨氨基酸的中欧班列从哈尔滨国际集装箱中心站启程,驶往荷兰蒂尔堡。这是黑龙江首条直达荷兰的中欧班列线路,全程10257公里,预计15天后抵达目的地。这条新线路的开通,不仅大幅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还为全球贸易注入了更多稳定性。
中欧班列被誉为联通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其准时可靠的特点使其成为众多企业国际运输的优选项。与传统海运相比,中欧班列将货物运输时间从40-50天缩短至15-20天,同时避免了海运可能遭遇的海盗威胁。与空运相比,中欧班列的运费更低,仅为航空运输的1/5,且碳排放量仅为航空运输的1/15、公路运输的1/7,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中欧班列的绿色运输优势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这一运输方式。据统计,2024年,中欧班列共开行1.9万列、发送20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9%。其中,高科技、高附加值货品的占比逐年提升,车内的货物还在不断丰富。
随着东中西“三通道五口岸”多点开花式的发展,中欧班列正逐步成为国际物流供应链中的稳定器。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发送货物货值超4200亿美元,线路已覆盖欧洲25个国家227个城市。这条“钢铁丝路”不仅为全球贸易提供了新的选择,更为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以哈尔滨为例,2024年1月至2月,黑龙江省开行中欧班列数量、货物发送量同比分别增长161.5%、151.6%。满洲里、绥芬河、同江铁路口岸通行中欧班列921列、9.6万标箱,同比增幅分别达3.6%、3.4%,实现稳定增长。哈尔滨中欧班列出境开行数量和货物出口量同比增幅均超过250%,其中商品汽车占比52.4%,货值超2.5亿元人民币,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了各国人民对更高效、更环保物流方式的需求,更反映了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这条“钢铁丝路”正在为全球贸易注入新的活力,为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