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一中的德育与健康教育融合实践
长沙市一中的德育与健康教育融合实践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社会快速发展,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长沙市第一中学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实践路径。该校自2003年起,创新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着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种融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还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百年名校的教育传承
长沙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12年,是湖南省最早的省立公办中学。学校始终坚守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了10万余名毕业生,其中涌现了一大批社会中坚、国家栋梁。
近年来,学校不断强化“素质+个性,规范+创新”的办学特色,着力构建“一体两翼”课程体系、学生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和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培养体系,厚植培养沃土,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劳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
长沙市一中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学校通过“四大书院”课程体系实现五育并举,其中紫东书院特别注重思想引领和政治启蒙,通过“城南灯塔”全员育人模式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引领航。
“城南灯塔”:全员育人的创新模式
“城南灯塔”全员育人模式是长沙市一中城南中学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该模式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双代会制度:学校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和教工代表大会,为学生提供表达意见和建议的平台,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青年党校和少年团校:通过开展党团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
心灵小屋: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和情感支持。
校长有约:定期举办校长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活动,倾听学生心声,解决学生困惑。
班级导师制:每位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成长导师,导师负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个性化指导。
实践成效与启示
长沙市一中及其城南中学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毕业生综合素质好、发展后劲足、社会责任感强,受到国内外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这种融合模式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学校提供了重要启示:
理念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体系,形成“大德育”观念。
课程融合:通过特色课程和活动载体,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机整合。
队伍融合: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队伍,形成育人合力。
机制融合: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协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衔接。
长沙市第一中学及其城南中学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方面的探索,为新时代学校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这种融合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真正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