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封神第二部》看姜子牙的历史形象变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封神第二部》看姜子牙的历史形象变迁

引用
豆瓣
11
来源
1.
https://m.douban.com/movie/subject/30181250/reviews
2.
https://www.sohu.com/a/851876969_121625569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7%AC%E5%8F%91/63243070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7%9C%E5%AD%90%E7%89%99/15456871
5.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480615/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37UU3B0552S1WG.html
7.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65671
8.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30A05DLR00
9.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30/doc-inehtvsa2827561.shtml
10.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501221046916.html
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1%E7%A5%9E%E7%AC%AC%E4%BA%8C%E9%83%A8%EF%BC%9A%E6%88%98%E7%81%AB%E8%A5%BF%E5%B2%90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正在全国热映,这部由乌尔善执导的史诗巨作,不仅在票房上突破9.6亿,更在角色塑造与故事深度上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影片中,姜子牙这一经典形象在演员黄渤的诠释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感和深度。

01

从军师到精神导师:《封神第二部》中的姜子牙

在《封神第二部》中,姜子牙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白发苍苍的老者,而是由实力派演员黄渤饰演的一位充满智慧与担当的军师。面对殷商大军压境的危机,他泰然自若地说道:“我没看到大军,我只看到大鱼了。”这种云淡风轻间流露出的破敌之策,展现了姜子牙超凡的智慧和从容。

在影片中,姜子牙不仅是军事策略的制定者,更是姬发的精神导师。作为西岐少主的姬发,在面对强大的殷商大军时,作战经验尚显不足。姜子牙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深邃的智慧,引导姬发逐渐承担起领导者的责任。在一场戏中,当姬发因担心牵连无辜百姓而自责时,姜子牙通过一个简单的建议——“攥紧拳头”来呈现身体完全紧绷的状态,帮助他迅速找准人物状态,演绎出更具感染力的情绪。

与姬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王殷寿。在影片中,殷寿与姬发的价值观迥异,殷寿在面对最后一剑时毫不犹豫,而姬发则表现出犹豫和内心挣扎。这种性格上的差异展现了姬发对每一个生命的珍视,也体现了姜子牙教导有方,使其成为一位仁者爱人、以百姓为重的领导者。

02

从军事家到武圣:姜子牙的历史形象变迁

姜子牙的历史形象经历了从军事家到神话人物的演变。在历史上,他是周朝开国元勋,以军事才能著称。《史记》记载:“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以宗太公为本谋”,可见姜太公是文武兼得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所作兵书《六韬》更是对后世军事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到了唐朝初期,李世民即位后在面对蛮族的入侵时,宣称自己就是姜子牙的转世,并且还建立了武庙,最终唐太宗平定了蛮族的叛乱,成功的巩固了政权。有了这么一次经历后,姜子牙的地位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唐太宗建立的武庙,也被叫做太公庙,它是以姜子牙为首,张良为辅,其他的名将白起、诸葛亮等都一并入选其中,不过此时关羽没有被选入武庙当中。

到了唐玄宗时期,武庙更是在各州兴建,凡是有战事需要带兵打仗的时候,就到武庙祭拜祈求姜太公保佑。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道教的兴起和神鬼学说盛行,道教的神话体系的完善,使得姜子牙的神仙形象更加丰富。到了唐代,因为道家创始人老子名为李耳,所以被唐高祖李渊奉为“先祖”,道教成为了主流教派,姜太公的崇拜也因此得到了第二次发展。

03

时代的选择:姜子牙武圣地位的变迁

然而,姜子牙的武圣地位并非永恒。到了宋朝以后,由于宋太宗重文轻武的政策,武官的地位逐渐处于文官之下,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姜太公兵家的身份已经不利于宣传了。不过宋朝继承了唐朝尊崇道教的传统,所以作为道教神话神仙的姜太公,即使经历过了武庙的变迁,武圣地位还是保留了下来。

在汉唐时期,姜子牙作为兵家之祖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地位有了相对的保障。但是到了宋朝以后,由于宋太宗重文轻武的政策,武官的地位逐渐处于文官之下,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姜太公兵家的身份已经不利于宣传了。不过宋朝继承了唐朝尊崇道教的传统,所以作为道教神话神仙的姜太公,即使经历过了武庙的变迁,武圣地位还是保留了下来。

在官方的支持下,关羽的地位越来越高,又得益于《三国演义》小说的出现,民间百姓对关羽也愈发的了解,关羽忠肝义胆的形象深入人心。在洪武二十一年时期,朱元璋下令取缔姜子牙的武圣地位,这其中的原因是为何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朱元璋这么做,朱元璋的人生经历真的是“开局一个碗”,最后打拼成为了明朝的皇帝。所以他所认为的天下就应该是“皇帝一人的天下”,和姜子牙所认为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理念冲突,姜子牙自然不会得到朱元璋的推崇,反倒是忠心耿耿的关羽就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与喜爱,可是这个时候关羽的地位还没有上升到武圣。

再者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的《封神演义》,映射了当时的统治者昏庸无道,那么姜子牙就更加的不受统治者待见了,因此急需要一个新的崇拜来稳固社会的阶级矛盾。在姜子牙被剥夺了武圣的名号之后,自然会有新的人来替代这一空缺的位置,在当时对这一位置呼声最高的应该就是第二任武圣,抗金英雄岳飞。

岳飞的事迹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他身上所具备的民族气概与英雄品格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岳飞以弱胜强的战绩更是每位武将的梦想,因此就自然而然成为了下一任的武圣。可是岳飞的武圣地位也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明朝灭亡之后轮到了满清政权的统治,与金朝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满族人自然不会认可主张抗金的岳飞。所以在当时有不少岳飞庙被满人所损害,清政府也不会支持一个反对其他民族统治的人受到祭拜,这才有了关羽的崛起。

历代帝王想要的臣子,就是关羽对蜀汉的忠诚那样,这是臣子不可多得的品质,对待自己的统治者忠心耿耿、没有野心,这也就是帝王们想要推崇的。基于统治者们的需要,关羽武圣的地位也就牢固至今。

04

当代文化中的姜子牙:从历史到银幕

《封神第二部》对姜子牙形象的创新性诠释,体现了当代文化对这一经典形象的重新解读。影片中的姜子牙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神”,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智慧也有情感的人。这种去神化的处理,让角色更加贴近现代观众,也更容易引发共鸣。

影片通过姜子牙与姬发、殷寿的关系,展现了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姜子牙教导姬发以仁爱为本,强调对生命的尊重,这与殷寿的暴虐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价值观的对立,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更折射出影片对权力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封神第二部》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票房成绩,更在于通过角色的深度与情感传递,吸引了观众的关注与讨论。姜子牙这一经典形象,在当代文化的诠释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了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对历史、对人性的思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