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轨道交通:城市经济的新引擎
广州轨道交通:城市经济的新引擎
2024年12月,广州地铁四期建设规划(2025-2031年)省级初审会召开,标志着这一备受关注的规划即将进入实施阶段。根据规划,广州将在未来7年内建设8条地铁线(段),总长度达175.5公里,总投资约1720.8亿元。这一宏大规划不仅将进一步完善广州的轨道交通网络,更将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轨道交通建设加速推进
近年来,广州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车道。截至2023年底,广州地铁线网里程已达652.7公里,年客运量达31.3亿人次,位居国内第三。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5-2031年)》,未来广州将构建由高速地铁、快速地铁、普速地铁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规模达到53条、2024公里,新增30条线路。
这一规划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能级的提升。目前,广州中心城区部分线路满载率过高,城市重点发展方向的轨道支撑有待加强,外围局部线网结构存在不足。四期建设规划将重点补强这些短板,为城市交通和区域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经济带动效应日益显现
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正在为广州城市经济带来深远影响。
区域协同发展新引擎
2024年5月,广东城际“四线”(佛肇、莞惠、佛莞、广佛南环)实现贯通运营,共同构筑起一条全长258公里、最高时速200公里的湾区东西向主通道,串联广州、佛山、东莞、惠州、肇庆5座城市。这一跨市“地铁”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城市间的通勤时间,佛山、东莞中心区纳入广州半小时通勤圈,肇庆、惠州中心区纳入广州一小时通勤圈。
“四线”贯通后,广肇城际佛肇段、广惠城际莞惠段日均客流从2.2万人次攀升至4.9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23%。沿线50多个街镇的产业合作更加紧密,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据统计,6月以来,沿线五城景区门票订单量环比增长33%,显示出交通便利对区域经济的显著带动作用。
商业地产开发新机遇
轨道交通的发展也带动了沿线商业地产的开发热潮。广州地铁积极投身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项目,目前在广州共有12个在售楼盘,其中包括7个独立开发项目和8个合作开发项目。
以黄埔区的星汇城TOD项目为例,该项目于2020年10月首开,首开价格2.3-2.5万元/平方米,网签均价一直保持在2.4-2.5万元/平方米。项目在2022年位居广州销量TOP3、知识城销量TOP1,两年劲销3818套。另一个项目星樾TOD同样表现亮眼,2021年11月首开后,仅2个月便以906套的网签套数位列科学城成交NO.2。
创新投融资模式破解资金难题
面对庞大的建设资金需求,广州积极探索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创新。
多元化投融资模式
广东省管铁路工程项目先后采用路省合资、省方独资、省市合作等多种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例如,梅龙高铁就是首条由广东省全额投资建设的高速铁路。目前粤东城际和广州、深圳都市圈部分城际铁路项目均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
大规模运用专项债券
2023年,广东统筹用好专项债券4633亿元,近八成落实到交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带动投资明显的领域。2024年,广东实际发行新增专项债2843.34亿元,规模居全国首位。其中,多个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项目被纳入专项债券项目名单,如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号线工程、十三号线二期工程、新塘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等。
政策创新引领发展
2021年,广州市发改委发布《广州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投融资方案(2021-2023年)》,提出三年内实施67个轨道交通项目,涵盖国铁、城际、地铁及场站综合体项目,资金总需求达3141亿元,年均投资超1000亿元。方案提出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政府投资、专项债券、社会资本等,为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广州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更成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带动沿线商业开发、激发城市经济活力的新引擎。随着四期建设规划的实施,广州轨道交通将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