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涂鸦心理学:揭秘孩子内心世界的艺术之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涂鸦心理学:揭秘孩子内心世界的艺术之门

引用
豆瓣
10
来源
1.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248866/
2.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841654/
3.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948489/
4.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802613/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23A07JKW00
6.
https://shespower.com/%E5%84%BF%E7%AB%A5%E7%BB%98%E7%94%BB%E5%8F%91%E5%B1%95%EF%BC%9A%E6%8E%A2%E5%AF%BB%E6%B6%82%E9%B8%A6%E8%83%8C%E5%90%8E%E7%9A%84%E5%BF%83%E7%90%86%E4%B8%96%E7%95%8C/
7.
http://www.zgetms.com/article-1025-1.html
8.
https://www.changxianggu.com/teacher/activityschool/bookdetail.html?isbn=9787115638427
9.
http://www.hnxlzxs.com/blog/2343/
10.
http://www.zgetms.com/article-839-1.html

“老师,我的孩子喜欢乱涂乱画,都是拿黑色,乱涂,他是 不是心理出现什么问题?”
相信很多家长或者老师时常会面临很多类似问题,看到孩子用全黑或颜色压抑的涂鸦 是不是代表着他反映自己的心理状况,但事实上是我们无法完全凭颜色去定义孩子在 想什么或者是画什么,而是需要根据他的发展阶段去理解和鼓励他,每个孩子都会经过一个发展阶段,而这个阶段是需要一步步去经历的过程,就如我们无法要求一个2岁 还不懂得握笔的孩子画10岁孩子的画,如果身为父母/教育者能够事先了解了孩子当下 的发展阶段,那很多之前不理解的问题将变得清晰明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绘画能力和解决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01

涂鸦:孩子内心的无声诉说

涂鸦不仅仅是孩子们的娱乐活动,更是他们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通过解读孩子的涂鸦作品,家长和教育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发展需求。无论是天空、大地还是太阳,这些简单的符号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信息。

02

涂鸦的发展阶段

儿童涂鸦并非随意为之,而是遵循着特定的发展规律。心理学家将儿童涂鸦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无意识涂鸦期(1-2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刚刚开始接触绘画,他们用手抓住画笔,随意在纸上涂鸦。这个过程是一种感觉的探索,表达方式还没有固定,颜色更多地是随机选择,不代表情感状态。

  2. 乱涂乱画期(2-4岁):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进入乱涂乱画期。这并非负面,而是探索世界的方式。孩子的想象力蓬勃发展,他们用各种颜色表达自己的兴趣和情感,但画面可能缺乏明确的形状和结构。

  3. 阶段性图形期(4-7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有能力创造出一些基本的图形,如圆圈、方块等。颜色选择变 得更加有目的性,但仍可能存在混搭的情况。这是孩子形成对形状和颜色认知的重要 时期。

  4. 现实主义期(7-9岁):孩子进入现实主义期,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所见所感。绘画中的人物、动物等开始 有明确的形状,颜色逐渐符合真实场景。这个阶段是绘画技能逐渐成熟的时期。

  5. 独立创作期(9岁及以上):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进入独立创作期,能够独立思考并表达更为复杂的主题。此时,他们对颜色和形状的运用更富有个性,可以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03

涂鸦中的心理密码

涂鸦不仅是视觉艺术,更是一种心理投射。通过分析涂鸦中的线条、颜色、构图等元素,我们可以窥见孩子内心的悸动。

  • 线条:线条的粗细、流畅度反映了孩子的情绪状态。例如,粗重有力的线条可能表明孩子充满自信,而断断续续的线条则可能暗示内心的不安。

  • 颜色:颜色选择与孩子的情绪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暖色调(如红色、黄色)代表积极情绪,而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则可能反映内向或忧郁的情绪。但需要注意的是,颜色的解读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和文化背景。

  • 构图:画面的布局也能揭示孩子的心理特征。例如,画面充满整张纸可能表明孩子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而留白较多则可能暗示内向或谨慎的性格。

04

涂鸦在教育中的应用

涂鸦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一种教育工具。通过涂鸦,教师可以:

  1. 了解学生心理: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2. 促进情感交流: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创造开放的沟通氛围。

  3. 培养创造力: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激发创新思维。

  4. 辅助教学:将涂鸦融入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05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涂鸦

  1. 尊重与理解: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作品,而是要尝试理解其背后的意义。

  2. 鼓励与引导:鼓励孩子自由表达,同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3. 创造环境: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和安全的创作环境。

  4. 耐心等待: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不同,需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和时间。

  5. 专业支持:当发现孩子的涂鸦存在异常时,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涂鸦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独特表达,它如同一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孩子内心的悸动。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当学会解读这门特殊的“语言”,用理解和关爱为孩子的成长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