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乘车:让老人轻松享受数字生活
刷脸乘车:让老人轻松享受数字生活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如何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成为重要议题。四川省政协委员陈胡兰建议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让老年人无需携带任何证件即可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一举措不仅方便了老年人出行,也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目前,深圳和湖南石门县等地已率先实施该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这种方式,老年人能够更便捷地享受到数字生活的便利,同时也响应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的要求,推进智能设备在养老场景的应用,助力老年人高质量融入并享受数字生活。
传统公交卡的困境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老年人在使用公交卡时都曾遇到过困扰。例如,有的老人因为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如从前,时常会忘记带卡;有的老人虽然办了卡,但因为不熟悉操作流程,经常在刷卡时遇到问题;还有的老人因为行动不便,每次去公交卡服务网点办理业务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这些看似微小的不便,却可能成为老年人出行的一大障碍。据统计,仅在某一个城市,每年就有数万起因公交卡问题导致的老年人出行受阻事件。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公共交通更加便捷、人性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刷脸乘车:科技带来的新选择
人脸识别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在公交车上安装人脸识别设备,老年人只需在系统中提前录入面部信息,之后每次乘车时只需面对设备“刷脸”,就能完成身份验证,享受免费乘车服务。
这种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
- 便捷性:无需携带任何实体卡片,避免了忘带卡、丢卡等问题
- 快速性:整个识别过程只需2-3秒,大大提高了上下车效率
- 准确性:通过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确保了身份验证的准确性
- 安全性:采用加密技术保护用户隐私,防止信息泄露
实际应用:从试点到推广
在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这项便民措施已经落地实施。作为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洞头区交通运输局与国朗科技合作,推进老年人公交出行刷脸乘车系统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效:
- 覆盖范围:全区所有公交线路均已安装人脸识别设备
- 用户规模:已发行老人卡1.4万余张,1.2万名老年人完成信息采集
- 使用体验:老年人只需站在公交车指定位置按下相应按钮进行刷脸,听到语音提示后即可免费乘车
- 注册方式:提供线上小程序和线下办理等多种注册渠道,方便不同需求的老年人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优化了老年人的乘车体验,也减轻了公交驾驶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整体运营效率。
更广泛的适用场景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远不止于公交系统。在铁路运输方面,这项技术同样展现出了巨大潜力。
以南昌铁路局为例,他们在春运期间重点推广铁路“畅行码”服务小程序,为老年乘客提供贴心服务。通过该小程序,家属可以远程为老人订餐,乘务员会将餐食直接送到座位。此外,铁路部门还保留了传统售票方式,确保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也能顺利购票。
更值得一提的是,12306系统会自动识别60岁以上老年旅客,并优先为他们安排下铺位置。这种人性化的服务设计,让数字化技术真正成为了老年人出行的助力。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 隐私保护:如何在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确保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
- 技术普及:如何让更多老年人了解并接受这种新技术
- 成本问题:设备安装和维护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这些问题都有望得到解决。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刷脸乘车将成为公共交通的标配,让每一位乘客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通过这种方式,老年人能够更便捷地享受到数字生活的便利,同时也响应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的要求,推进智能设备在养老场景的应用,助力老年人高质量融入并享受数字生活。